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與魂】【流年】陳年“鋦事”(散文)

精品 【江山·根與魂】【流年】陳年“鋦事”(散文)


作者:秋蒿 童生,571.5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698發(fā)表時間:2024-07-17 16:49:16

“補破鍋噢,鋦盆、鋦碗、鋦大缸嘍!”每當憶起哪個遙遠的聲音,歲月的味蕾便被激活,一個挑著擔子、里面盛著千家萬戶故事的鋦匠形象,就這樣順著時光隧道穿越到眼前。那些陳年的“鋦事”,如同陳年的老酒,帶著一股歲月的芳香,在我人生的扉頁上,打上了一枚鮮艷的烙印。
   時針回撥,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鋦碗生意興隆。那時物質(zhì)生活匱乏,一分錢在手里都能攥出汗來,鍋碗瓢盆的碎了,再買還得花錢,實在有些心疼。為了減少開支,只好將就,鋦碗就成了不二的選擇。那時侯流行一句話:“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沒辦法,一分錢憋死英雄漢啊!
   其實,那個年月大家都很困難,鋦匠師傅也不例外。在世俗的眼光里,鋦匠屬于下九流行業(yè),被人瞧不起的,社會地位可想而知。解放后,情況雖有改觀,百廢待興之際,大家都在咬牙堅持。為了糊口,也顧不得“老婆孩子熱炕頭”了。
   好在生意還不錯。鍋碗沒有不碰鍋沿的時候,破碎難免,鋦匠不愁沒有活路,只是作息要做出調(diào)整。正常時間,人們都下地干活,自然沒有主顧。鋦匠出工,一般選擇在農(nóng)閑時間,主要是中午和傍晚,想吃頓安生飯就甭指望了。
   俗話說:“三分買賣,七分吆喝?!辈贿汉龋l又知道你來了呢。時間一長,就吆喝出水平,抑揚頓挫、平仄有序,就如激昂的男高音唱腔。這叫賣聲透著一股魔力,像一條無形的線,牽引著你的思緒,將你帶入一個美麗的童話世界。
   那是多么動人的場面啊。閑適、安逸的鄉(xiāng)村,洋溢著迷人的祥和氣息,裊裊的炊煙,將天空染成一幅流動的畫。白云逡巡,小河潺潺,鋦匠的身影倒映河面,一副擔子攪亂了一池碧波,宛如盆碗的裂紋,短暫過后便即彌合。下蛋的母雞“咯咯”地叫著,枝頭的夏蟬引吭高歌,一聲鋦碗的叫賣,引領著一曲合唱。歌聲回蕩,彌漫著幽幽的情思,歲月多么安暖,時光何其浪漫。至今想來,我依然沉醉在那個遙遠的夢境。
   對這叫賣聲,師傅卻是無感,對他來說,不過是一種謀生的手段而已。習慣成自然,潛意識里已形成條件反射,無意間就會脫口而出,哪怕是在荒郊野外。你若點明,弄得他也很不好意思。是啊,渺無人煙之處,哪來的碗盆給你鋦呢?除非鬧鬼。
   晚歸的畫面是一幅風景。懷揣回家的喜悅,帶著一天的收獲,腳步別樣的輕快。落日熔金,暮云合璧,西下的夕陽將身影拉得悠長,擔子挑在肩上,猶如一雙回歸的翅膀。炊煙又起,家中的親人在呼喚,熱騰騰的飯菜在等著游子的歸來,一個短暫分離的家就要重新鋦合。
   人生就是這樣,又來路,也有歸途。論起源,鋦碗這門手藝,說起來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它從歲月深處走來,一代代的傳承,不斷地發(fā)展完善,形成一筆寶貴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如果要算經(jīng)濟帳,從誕生之日起,節(jié)省下來的錢財可謂是天文數(shù)字。
   鋦碗這手藝,雖說是門古老的傳承,時至今日,已瀕臨滅絕,若不科普,年輕人只怕仍茫然無知。我是過來人,雖說那時年幼,鋦碗的記憶依然相當清晰。
   童年是一張白紙,小孩子對什么都充滿了好奇,最愛湊的是熱鬧。農(nóng)村沒有什么娛樂活動,逢到來鋦碗的,我們這些孩子就一窩蜂地圍上去,全神貫注地觀看師傅干活,就像欣賞魔術表演一樣。鋦匠師傅都是技術嫻熟的手藝人,以年長者居多。歲數(shù)一大,眼神不好,花鏡就成了標配,頗有老學究的味道。
   師傅干活,神情特別專注。只見他扎上圍裙,將破裂的碗、盆孩子似的放在膝上,用審視的目光掃描一下,左拼右湊,捏合成一個整件。然后拿起扒鋦釘做好記號,順口一叼,用鉆頭在記號處打眼。這鉆很是特別,由兩部分組成,一是下面的鉆頭,再就是鉆弓。鉆弓的弓弦緊緊纏住鉆頭,隨著弓弦的來回拉動,帶動鉆頭旋轉(zhuǎn),器皿的釘眼就做好了。有句俗語:“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闭f的就是它。
   鉆眼是個技術活,位置要準,與釘腳匹配,差一點都不行;再就是力度要合適,否則有損毀之虞。眼鉆好后,師傅就會拿起一把小鐵錘,將叼在嘴里的扒鋦釘釘上去,這就要更講究力道了。此時,破碎的陶瓷器皿已經(jīng)復原,剩下的就是將一種特制的白色油灰抹入縫隙。待涼干之后,用它盛水,與原物一般無二。
   那復原的瓷件,簡直就是完美的藝術品,如果從事考古,我想鋦匠一定是稱職的文物修復專家。觀看師傅勞作,就如欣賞一場魔術表演,一塊塊的碎片,經(jīng)他之手擁有了神奇的魔力,說聲“變”,一件完美的作品就呈現(xiàn)于眼前。在這里,我分明看到了生命的回歸。鋦匠就像醫(yī)生,從事著一臺縝密的縫合手術,經(jīng)他妙手回春,垂危的病人(器皿)起死回生,這不就是一部傳奇嗎?
   在我看來,鋦匠是一個不老的傳說,是幸福生活的締造者。在那個特殊的年月,他不知撫慰了多少顆受傷的心靈,又讓多少張愁眉重新綻放出笑靨。他們肩上的擔子重了,卻為無數(shù)家庭減輕了生活的壓力,就這一點,就值得為其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轉(zhuǎn)眼間幾十年已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鋦碗這行當早已走入了歷史。它是時代的產(chǎn)物,是過去那段歷史的縮影,是勞動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jié)晶。有它做后盾,大家就有了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那生活困難的年代,它就像一座燈塔,給人們帶來了希望和光明。
   遠去了,那些陳年的“鋦事”,但我思想深處,依然有一盞燈為它而亮。歷史不會忘記,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需要挖掘,我會永遠記得它。
  

共 2116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陳年“鋦事”》是關于鋦碗、鋦盆傳統(tǒng)技藝的一篇散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因物質(zhì)生活匱乏,普通人家鍋碗瓢盆等瓷器損毀之后,常請鋦匠師傅修理,也因此,鋦匠也成為了當時社會生活中一個不可或缺的行當。然而,時至今日,隨著物質(zhì)生活越來越豐富,鋦匠行當也已瀕臨滅絕。可即便如此,回憶起當年,在作者看來,鋦匠師傅猶如稱職的文物修復專家,不一會兒就能將破損的瓷器修復如初。而觀看師傅勞作,也似欣賞一場魔術表演。鍋碗瓢盆的一塊塊碎片,經(jīng)鋦匠之手后,竟擁有了神奇的魔力,說聲“變”,一件完美的作品就會呈現(xiàn)于人們眼前。是啊,可以說,“鋦匠是一個不老的傳說,也是幸福生活的締造者,在那個特殊的年月,不知撫慰了多少顆受傷的心靈,又讓多少張愁眉重新綻放出了笑靨”。作品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社會生活中的一個行當切入,敘寫了鋦匠這一傳統(tǒng)手藝的神奇之處與時代價值,以今昔對比的手法,盛贊了鋦碗“是時代的產(chǎn)物,是過去那段歷史的縮影,是勞動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jié)晶”,也充分肯定了它“在那生活困難的年代,就像一座燈塔,給人們帶來了希望和光明”。整篇作品主題集中,筆法細膩,語言流暢,將鋦碗這門手藝敘寫得生動形象,富有趣味。佳作,流年推薦賞閱?!揪庉嫞核季w飛揚淡墨痕】【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407180022】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思緒飛揚淡墨痕        2024-07-17 16:53:17
  鋦匠的手藝,作為一種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確需要保存、挖掘。所幸,作者的這篇文字,可以說是為鋦碗手藝張目,讓人們在不遺忘歷史的同時,更加懂得珍惜歷史,珍惜傳統(tǒng)技藝,珍惜過去的生活。也就是說,不管我們走多遠,我們都不能忘本。
思緒飛揚淡墨痕
回復1 樓        文友:秋蒿        2024-07-18 08:34:54
  感謝思緒老師的編按,辛苦了。
2 樓        文友:紛飛的雪        2024-07-18 21:55:05
  品文品人、傾聽傾訴,流動的日子多一絲牽掛和思念。
   靈魂對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時光變得更豐盈和飽滿。
   善待別人的文字,用心品讀,認真品評,是品格和品位的彰顯!
   我們用真誠和溫暖編織起快樂舒心、優(yōu)雅美麗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學社團精華典藏!
   感謝賜稿流年,期待再次來稿,順祝創(chuàng)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2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