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根與魂】【寧靜】丹江哭靈(散文)
鄰居家王老太太死了,壽終正寢。說白了,是老死的,98歲的人,能不算是高齡?
王老太太有兩個兒子,她的玄孫已經(jīng)上幼兒園了?!白幼訉O孫無窮匱也”的她,葬禮肯定會很風(fēng)光。果不其然,王家從幾十里開外的地方請了個哭靈女前來哭靈。
說實話,我的思想比較固化,對請人哭有看法,對哭靈人也有抵觸。
老人家死了,辛辛苦苦了一輩子,把一腔愛、一份情全部奉獻(xiàn)給了兒女,從此后陰陽兩世,天各一方,自己不傷心欲絕,卻有心找人來打腫臉充胖子,有什么意思,是做做樣子還是嘩眾取寵?私下里,我與朋友的話中稱這種孝是偽孝,是為了賺取左鄰右舍、親戚朋友的噱頭。
對于哭靈人來說,死者對你有什么恩典或感情?你在靈柩前放聲悲號,何來真情實感?你是不是給國人的孝道文化又開了新運河?如果沒有利益的驅(qū)使,你會這么賣力嗎?我真不敢恭維這個虛偽的喪禮環(huán)節(jié),私下稱哭靈人的哭訴是假惺惺的哀思。
反對歸反對,偏激歸偏激,對于哭靈的看法只是我的一己之見,不能干涉別家的內(nèi)政是一種美德,這種美德我還是有的。
作為鄰居,我得上前去幫忙,畢竟老人家上山是一件大事。執(zhí)事的給我派的差事是寫禮單,對前來吊唁的寫上名字和隨的禮數(shù),以便在以后的人來送往中隨禮好有個參考。
經(jīng)找陰陽先生查詢?nèi)兆?,今天是老太太出殯的日子,我早早來到王家?br />
其實,該忙的已經(jīng)忙過身了,遠(yuǎn)親近鄰前來吊唁時已經(jīng)隨過禮了,坐在禮單桌前只能算作等閑之“輩”。
王老太太定于九點出靈,九點之前王家安排了哭靈這個小插曲。
七點左右,蓋有棺罩的王老太太的靈柩被移出了屋外,放在大門口,靈柩前擺著老人的遺像、牌位,祭奠用的花束和果品,還有紙、香等,功放里播放出低沉的哀樂,已接近八十歲的長子在年輕人的攙扶下跪了下來,接著是其他披麻戴孝的孝子賢孫跪在一邊。場面讓人感到有些壓抑,但司空見慣了也就見怪不怪了。
七點半,哀樂停了,鞭炮聲響起來,左鄰右舍都知道這是哭靈要開始了,所以圍觀的人是里三層外三層,真是湊熱鬧不嫌人擠。
主事的出面,三言兩語說了幾句后,電子琴、大鼓跟進(jìn)奏樂,電子琴彈奏的曲調(diào)莊嚴(yán)肅穆,不緊不慢的輕鼓點一下一下同電子琴的旋律合拍,為哭靈場面增添了壓抑、凄涼的氛圍,給哭靈者營造了一個深沉凝重的環(huán)境。
這個時候,禮單桌前門前冷落鞍馬稀,我坐的位置正好對著靈前,聽覺上、視覺上都是上乘。
一位四十來歲的中年婦女開始穿她帶來的孝衫,頭上戴用白花點綴的孝帽,腳上是白色軟底的坡跟護(hù)士鞋,全身上下除了會眨動的眼睛外,基本上都是白色基調(diào)。她顫巍巍地走到靈柩前,接過旁邊的人遞給她的燃著的三根香,把香一根一根插進(jìn)香爐碗內(nèi)。
孝女三拜九叩之后跪了下來,開始哭唱起來:“娘啊,我的娘啊!我是你的小妮兒小香?。 ?br />
顯然,小香是她在哭靈時的通用名字。
“娘啊娘!手持哀杖叫親娘,親娘你要上天堂,從此后咱娘兒倆一陰一陽,終日難相見吶,相見在夢鄉(xiāng),怎不叫女兒心如刀絞痛斷肝腸?娘啊娘,你一生勤勞又善良,要飯的來家你熱心相幫,任憑自己餓肚腸,你給小貓小狗蓋小屋,鄰居家有事你熱心去幫忙……”
以前聽哭靈,都是傳統(tǒng)的一套,基本上都是統(tǒng)一版本,《哭七關(guān)》是最常用的調(diào)子,哭靈者要哭望相關(guān)、餓鬼關(guān)、金雞關(guān)、餓狗關(guān)、閻王關(guān)、衙差關(guān)、黃泉關(guān)。但這個孝女卻與眾不同,一開始就總結(jié)出了老太太善良的品質(zhì),這些品質(zhì)是丹江河道婦女們的共同優(yōu)點,能引起女人們的共鳴,人群里有上了歲數(shù)的女人們開始唏噓,還有人擦眼淚。從這里入手,有點意思。
“提起過去舊時光,女兒的心里好不悲傷。我真想破開靈柩看一看,親親娘那清瘦的臉龐。娘啊娘,正月里來活兒不忙,娘卻顧不得和人拉家常,不是拎籃打豬草呀,就是在家給我們做鞋幫;二月里來春風(fēng)揚,咱們家里斷了糧,娘領(lǐng)我們剜野菜,湯湯水水度饑荒;三月里來春活忙,娘扛鋤頭汗水淌,種罷花生和大豆,再種玉米和高粱;四月里來麥梢黃,買來叉把和鐮張,清早天色還不明,麥子已在地上躺;五月里來打麥場,攤麥翻麥熱慌慌,喝口涼水解解渴呀,擦把冷汗把麥揚;六月里來熱汗淌,鋤禾除草在山崗,忍饑挨餓咬緊牙,回來加班洗衣裳;七月里來收秋忙,收罷豆子收高粱,秸稈豆秧舍不得扔呀,擔(dān)回家來喂牛羊;八月十五月餅香,娘你總舍不得嘗呀一嘗,看著我們吃得香呀,笑容掛在你臉上;九月里來秋風(fēng)涼,娘為我們添衣裳……”很遺憾,有客來隨禮,我不能忘乎所以,只好回過神來履行我的業(yè)務(wù)。
“娘啊……”一聲凄厲的哭叫像撕破了喉嚨,撕破了心肺,除了電子琴壓抑的托底聲和不緊不慢鼓點的伴奏聲外,人群里清晰的抽搐聲增添了場面上的寂靜和壓抑——高分貝的哭聲沒了,小孩的打鬧聲沒了,議論聲沒了,連指指點點的動作也沒了,仿佛一切都凍結(jié)了,此時我才完全領(lǐng)略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真正含義。
小香緩過勁來,匍匐著走到王家老大身邊,又開始哭唱:“想當(dāng)年我大哥尿濕炕,被窩里一半熱來一半涼,娘把大哥挪到干燥處,自己睡濕處落了一身病秧秧……”
頭發(fā)脫落殆盡的王老大老淚縱橫,這是王老太太咽氣以來他第一次在眾人面前的悲嚎。
小香又匍匐著走到王老二的身邊,扶著王老二哭唱:“二哥生來肌瘦面黃,二哥的健康放在娘的心頭上,碗里的面條全夾給二哥,自己只剩下了半碗菜湯……”
滿頭白發(fā)的王老二,淚眼迷茫地看了一眼王老太太的遺像,整個身子都爬伏在地上,竭斯底里大叫一聲:“娘啊……”
場面幾度失控,我也被感染了,眼睛濕濕的,因為我也想起了我早逝的娘。
我聽不下去了,便開始胡思亂想:哭靈是不是一種文化,我不知道,哭靈是不是陋習(xí),我也無意去探究,我所驚訝的是小香的哭唱為什么對我、對場上人觸動這么大?她摒棄了傳統(tǒng)的哭唱詞,自編了這一套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唱詞為什么在現(xiàn)場有那么多觸發(fā)點?我大膽地想,哭靈是不是藝術(shù)?是不是植根于老百姓生活的藝術(shù)復(fù)現(xiàn)和延伸?是不是將樂器藝術(shù)、聲腔藝術(shù)、文學(xué)藝術(shù)三位一體結(jié)合起來的產(chǎn)物?她的素材不是天馬行空,而是生活,是從千千萬萬個丹江一帶的農(nóng)村婦女中提煉出來的品質(zhì)總結(jié)。很多歌曲、很多文章、很多小品能夠給人帶來暫時的感悟,但到了小香的哭唱面前卻都顯得蒼白了。由此可見,讓人入目入心的各類藝術(shù)還是生活本身。如果我們寫作、演唱的著眼點放到生活中去,能夠得到大眾化的理解、共鳴和接受,那才叫藝術(shù),才是真正的藝術(shù)。
哭靈最早源于周禮,是儒家倡導(dǎo)的一種禮儀。既然如此,我對哭靈和哭靈者的偏激看法就有些坐井觀天了。
有了這位能適合大眾口味的哭靈表演,我想說的是那些單純商業(yè)化、低俗化的哭靈表演者,你們從生活中提煉一些素材,量身而做幾套有生活特色的哭靈詞,讓人們在葬禮中陶冶哀思、回味親情,也不失為對逝者的尊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