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淡雅曉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曉荷·獎 】水窖的記憶(散文)

精品 【曉荷·獎 】水窖的記憶(散文)


作者:飛花似夢 布衣,433.5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327發(fā)表時間:2024-11-27 19:05:31

當我寫下這幾個字的時候,樓上暫時停止了供水,雖然只有幾個小時的時間,也讓我感覺極度的不適。更我想起了曾經缺水的歲月,真想讓那回憶,不再灼燒心房,揮別的過去,不再撕扯,那太多的留不住思念的人和事,苦苦地在心盤旋,時光中的回憶,流淌成現(xiàn)在筆下這粗糙的文字……
   小時候全村住在溝邊孫戶和吳戶兩口井,兩口井相距大約不到五百米,有水時,兩口井都有,沒水時都沒有,而大多數(shù)人住處離這兩口井比較遠,有人戲稱南北“十里吊”。有時外村人也來挑水,井前常常排滿了打水的人們,披星戴月,詩句中挑回兩輪明月,確是它真實的寫照。水井用的轆轤比較大,繩子不但粗而且長,它上面有兩道井繩的繩槽,常年累月遇井繩的摩擦,無比的光滑,一上一下,忙碌著。水對關中旱原上的人們來說,每家每戶都會面對這樣的困難,為了人和家畜都不缺水,每家都必須自己有一口水窖,在雨季收集庭院的水,冬季將院子厚厚的積雪堆積在一起,然后拋入窖中,融化成水,以防來年春季至夏初時秋黃不節(jié)而缺水的困境。
   在我的記憶里,全村唯一老屋有房的一戶,村上人稱“大房底”。其它都是人稱“地坑窯”,就是趁著崖邊或溝邊打幾孔窯洞。水作為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必須品,在打窯洞完工之后,就要考慮打一口窖,這樣的土方的工作量,也是相當大的,從動工到人住在里面,全靠人工。有錢的人家,從河南,山東在這里專門打窯洞。打窖,種西瓜,少數(shù)有錢的人家出些錢,讓外地的人干活,沒錢的人就是靠農閑的時候,夫妻或兄弟在一起做成初形,然后請匠人泥,做窯眉,待窯晾干后,安置好門窗,非常辛苦,有時耗幾年時間,才能完工,不遜色于現(xiàn)在蓋房子,住進去時,還要在“倒莊子”時,舉行隆重的躟院儀式。雖然當時人們的經濟普遍不是很好,日子過的好些有紙煙,大多數(shù)都是自己種的早煙,幾瓶好白酒,讓村上的廚子炒些肉,幾樣菜,然后弄些待客時“澆湯面”,把鄰居和村上人招待好,而鄰居來時去鎮(zhèn)上的供銷社買上幾串鞭炮,放在院子點燃,然后說些吉祥祝福的話語,主家門上紅對子是朋友做成貼上去的,諸如“新屋落成志氣爽,人杰地靈出英賢”之類。
   這時,人們討論的話題就是在什么位置打一口窖,講究在院子的中央或者在大門外的左邊,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其一。如果主家已打好,大家議論著村上誰家打窯洞時打出的土好,沒有一點石頭,礫石,泥窯,泥墻,釘窖的好料,有時間快去弄些回來,以備自己用,萬一被別人搶去,在大家有空閑或者冬季天氣暖和的時候用時而沒有的煩惱。
   生活大半生的屋檐,那萬千歲月中擦身而過的一次邂逅,縱然星霜屢變,流年斑駁,也不曾在水瘦山寒的光陰里走丟。每每不經意的回眸,總讓人心中微動。
   記得大約我八九歲的時候,母親九隊的舅家釘窖,因為在一個村子,我是二隊,相距不太遠,那天我是個星期天,天空飄著雪花,早上起來,我跟著母親后面,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踩著薄薄的雪,來到舅爺家,門前不大的一塊場地上,有十幾人在搗泥巴。
   有的人將那弄來的白膳土,還有不知道從哪兒弄的微紅色的土用锨在鐵篩子篩一下,然后混和在一塊,從鄰居挑來的水拌成泥巴。有穿著雨膠鞋,也有赤腳在泥巴里使勁的踩著,雖然下著雪,但頭上流著熱汗。還有的人在一塊木板上,放一塊長方體的泥巴,用鍘刀的背便勁砸,據說砸到越硬越好,做成一定厚度,形似一塊老式大磚,然后拿到窖邊,將泥巴放置在籠子里,用打窖時的轆轤放入窖下,下面的人接住,沿著窖壁貼上,用專用的小錘使勁敲砸,使相鄰的兩塊己間肉眼無法看到空隙,捶實,才可繼續(xù)貼下一塊……直到窖里面盛水的墻體完成。
   窖的下面,有直桶型,盛水部分上下一致,大多數(shù)為甕型,上水面較大,下面較小,相比較直桶型,容易做,也不易漏水,長期使用,使污泥和雨天水流帶入雜物堆積,水少時也便于清理,被眾人喜歡。據說村上那口最大的害,下面盛水部分可以讓一輛馬車繞一圈,釘窖用了近半個月時間。
   窖做好了,窖邊有一塊片狀的石頭上鉆成孔,叫窖蓋口,孔的大小如果讓水桶和人可以穿過,才算合適。蓋窖口的有木塊的,樹根微微改造一下,還有用石塊做的,用一根結實的木棍,一頭扎進放置轆轤下面的土樁,將窖蓋子壓住,穿過另一邊埋在土里特制的木樁,使木棍和木樁成為公母榫結構,然后上鎖,既避免了臟東西無故掉入下面,又安全放心。
   我的老家在東溝邊,離村中的兩口井較近,現(xiàn)在想起來,年幼時水相對來說,還是用水比較方便,以后離開老家,在父母努力奮斗下,住過那座還在現(xiàn)存已被我廢棄的地坑窯莊子,門外有一窖,打成以后,改用沙子和水泥,不用那么大的精力釘窖了,節(jié)省了不少的人力和財力。隨著時代的變化,村上打了一口深眼機井,井水純甜又旺盛,滿足了全村人、畜對水需求,以至后來,曾經的水窖,只能作為下大雨時,防止地坑窯被大水灌時一種季節(jié)性用途,或者在庭院在飄雪不能融化時,將積雪全部灌入窖中,水窖也漸漸地淡出人們的生活中。
   如今,當人們告別了土窯洞,住上了樓房,坐在寬敞明亮家中,舒心用上了自來水。像過去那種平常時都用自家的水窖的水,過春節(jié)時排隊在那古老的私人水井打一擔水的情景,養(yǎng)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故鄉(xiāng)人水井、水窖,不知道許多年后,是否還有人記得……
   站在歲月的河岸邊,故鄉(xiāng)無論是井水,還是窖水都從身體里穿過,作大回環(huán),亦無聲息,回想過去很近,抬頭遠望,長亭外,古道邊,路途蒼?!?br />  

共 2163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這篇文章以回憶為脈絡,生動鮮活地勾勒出作者兒時鄉(xiāng)村圍繞水和窖展開的生活畫卷。由當下樓上短暫停水帶來的不適,回溯至曾經缺水的艱苦歲月,深刻展現(xiàn)出關中旱原地區(qū)人們?yōu)楂@取和儲存生活用水而付出的不懈努力。文中對村里的兩口井著墨甚多,描繪了打水時的忙碌熱鬧場景,突顯了水在村民生活中的關鍵地位。窯洞與水窖的建造過程敘述得極為詳盡,從打窯洞的艱辛到釘窖時眾人齊心協(xié)力的勞作,每一細節(jié)都飽含生活氣息。諸如選位置、備材料,以及篩土、拌泥、砸泥、貼泥等具體施工步驟,宛如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讓人切實感受到其中的汗水與希望。作者在敘述過程中,不僅展現(xiàn)了勞動的不易,更著重凸顯了村民之間的互助團結。在討論誰家土好時的熱烈,以及各種儀式上的相互幫襯,都充分彰顯了鄉(xiāng)村濃厚的人情溫暖。與此同時,文章流露出作者對過去歲月的深切懷念與感慨。那些曾經熟悉的生活場景、勤勞的身影,雖歷經歲月沖刷,卻依然清晰地烙印在作者心間。整篇文章語言質樸平實,情感真摯深沉,讓我們對那個時代的鄉(xiāng)村生活有了更為深入、清晰的認識與理解。它讓我們在感嘆時代變遷和生活進步的同時,也提醒著我們,在時代進步的洪流中,切勿忘卻來時的路,要銘記那些曾經滋養(yǎng)過我們的源泉,珍視過往歲月留下的寶貴財富。佳作推薦共賞,感謝老師賜稿曉荷社團,歡迎繼續(xù)來稿?!揪庉嫞耗靶∮辍俊窘骄庉嫴?精品推薦202411300024】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陌小雨        2024-11-27 19:06:19
  拜讀老師佳作,問好老師!
山本無憂,因雪白頭……
回復1 樓        文友:飛花似夢        2024-11-28 07:55:42
  感謝陌小雨老師精彩的編按!辛苦了!敬茶!祝一切順利,創(chuàng)作愉快!
2 樓        文友:陌小雨        2024-11-27 19:06:53
  這篇文章由當下停水回溯往昔,展現(xiàn)關中旱原地區(qū)人們?yōu)橛盟呐?。詳細描述兩口井及窯洞、水窖建造,體現(xiàn)勞動艱辛與人情溫暖。作者懷念過去,感慨時代變遷。語言質樸,情感真摯,讓人了解鄉(xiāng)村生活,勿忘來路和滋養(yǎng)之源。
山本無憂,因雪白頭……
3 樓        文友:汪震宇        2024-11-28 10:02:44
  一篇佳作,回憶如水歲月,情真意切,令人回味!
4 樓        文友:何葉        2024-11-30 19:07:39
  恭喜精品!加油!
何葉
5 樓        文友:陌小雨        2024-11-30 20:23:59
  恭喜老師斬獲精品!
山本無憂,因雪白頭……
共 5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