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荷?獎】品讀秋霞圃(散文)
秋霞圃,是上海一座很古老的園林,位于嘉定南翔,屬于上海五大名園之一,它曾經是明代工部尚書、嘉定人龔弘的私家園林。秋霞圃始建于明代中期的龔氏園、金氏園和明代后期的沈氏園,至今已經五百多年歷史。它雖然規(guī)模不大,但布局精巧、風光秀麗,假如你走馬觀花,一小時就能看完,倘若你慢慢游覽,得花上個半天時間。它猶如一首唐詩宋詞,需要我們細細品味,慢慢研讀,才能領悟其中的意境與韻味。
我從未去過秋霞圃,這次去也純屬偶然。今年十一月下旬,寒潮光臨上海的那天,好久沒聯(lián)系的老友阿良,突然打電話給我,說他因動遷,現(xiàn)在搬到了南翔的新居,邀請我前去一聚。我因家中有事,本想婉言謝絕,但考慮與阿良好久沒見,還是答應了下來。隔日,撇開在阿良家歡聚不談,當天下午,老單位的幾位女同事,都去南翔老街閑逛,而我在阿良的勸說下,則去了秋霞圃。由于阿良家離秋霞圃有點遠,我們不得不各騎了輛共享單車,用了一刻鐘,便來到秋霞圃的正門口。
秋霞圃的正大門,全是用上等的櫸木,外加朱紅色油漆鑄成,完美地體現(xiàn)了古典園林的風格。秋霞圃入口處的匾額上,“秋霞圃”三個字雄健挺拔,據(jù)阿良介紹,這是原中國人大副委員長胡厥文先生所題,而胡老本人也是嘉定人。
剛踏入園內,首先映入我眼簾的,便是兩邊一棵棵年代已久的水杉與梧桐樹,它就像一位位忠實的衛(wèi)兵,守護著這一方園林。沿著這筆直的小徑往前走,我迎面看見的不是什么叢林,卻是一座邑廟,邑廟門的正中牌匾上,黑底金色的“城隍廟”三個字,顯得十分蒼勁有力。同時,邑廟前分別置有兩口古井,和兩棵參天大樹,邑廟內飛檐翹角,格外莊嚴肅穆。我有些不明白,問阿良,這里怎么也有城隍廟?阿良告訴我,秋霞圃里的城隍廟,與市中心的城隍廟有所不同,這里供奉的是城隍老爺陸隴其。陸隴其,字稼書,歷史上是浙江平湖人,他在清康熙十四年,曾擔任過嘉定知縣,為人清廉正直,嘉定老百姓稱為“一代父母清官”,倍受稱頌。這座廟宇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南宋嘉定年間,并在清明兩代,經歷了多次修建和擴建,才形成如今的規(guī)模。聽阿良這么一介紹,我恍然大悟,于是跟著他的腳步,一路認真參觀起來。
秋霞圃里的城隍廟,包含大殿、寢宮、校籍堂、掖樓、吹鼓亭、戲臺、井亭、轅門、儀門、照壁等多個建筑。邑廟景區(qū)建筑宏偉高大,結構獨特,其大殿,是上海地區(qū)保存最為完整的邑廟建筑。在整體建筑上,大殿高約十八米,東西最寬處約二十米,南北進深約四十六米。在內部的結構上,大殿為歇山式雙頂連體結構、鼻昂斗拱架構,這在江南古建筑中非常罕見。在屋頂?shù)臉邮缴?,大殿以筒瓦蓋頂,正脊魚龍吻,中朔龍戲珠,垂脊收頭塑“八仙”座像,戧角各塑坐獸三只,瓦當上有龍壽圖紋。殿前軒梁也極具特色,雙脊檁翻軒上雕刻有人物、鳥獸、花卉,兩端細磚門洞,軒前月臺青石圍欄,金剛石望柱頭鑿石獅十八只。因此,秋霞圃里的城隍廟,雖然沒有市中心的城隍廟大而宏偉,但其精華無處不在,令人賞心悅目。
參觀完城隍廟,我又跟隨阿良來到桃花潭景區(qū)。桃花潭是秋霞圃四大景區(qū)之一,一進園,桃花潭便映入眼簾。潭是景區(qū)的核心部分,潭水如一塊碧綠的寶石,寧靜而深邃。微風拂過,水面泛起微微的漣漪,似在訴說著一個古老的故事。潭邊的柳樹并排佇立,柳枝在微風的撫摩下悠然起舞。據(jù)阿良介紹,桃花潭景區(qū),原屬于龔氏園所在地,也是最早的秋霞圃原址。進入桃花潭景區(qū),即可看見西門樓。西門樓古樸而典雅,門樓兜肚中,有磚刻楷書“含凝芳露”四個陽文字,它是著名古建筑專家陳從周教授所寫。與西門樓相連的是“儀慰廳”,又稱“義慰廳”,是迎客所在地。義慰廳分前院后院,門樓與廳之間為前院,前院種植著一棵碗粗的女貞,后院種植著茶花、羅漢松、慈孝竹等,并置有千層石假山,兩面還各有“幽賞”和“翠疊”題字的門洞。
出了義慰廳,沿北出口而上,便是霽霞閣。霽霞閣呈下方形,飛檐翹角。閣前置有湖石綴于華峰,清新典雅,玲瓏剔透,十分惹人喜愛。隨霽霞閣一路而去,還有仙人洞、晚香居、涉趣橋等不錯的建筑與景點,因瀏覽時間有限,我與阿良只能匆匆而過,直奔下一個重要景區(qū)——凝霞閣。
凝霞閣景區(qū),原為沈氏園舊址,這個景區(qū)主要有著古庭園“五分園子三分屋”的特色,主要建筑位于中部的凝霞閣。景區(qū)建筑密集,以太湖石堆砌的大屏山為中心,東西北三面環(huán)繞,可見凝霞閣、覓句廊、屏山堂等景色,古色古香的院庭緊密相連,曲折深邃,步移景別,若隱若現(xiàn)。且景區(qū)的布置獨具匠心,亭臺樓閣、華池曲徑,茂林密竹,園中有園,景外有景,極富詩情畫意,令我們賞心悅目。凝霞閣,是我停留時間最多的地方,因為它的美,也因為它的氣勢。登上凝霞閣,整個秋霞圃的美景盡收眼底。遠處的亭臺樓閣,高低連綿起伏,近處的樹木則郁郁蔥蔥,仿佛能親臨感受歷史的滄桑,以及歲月的美好。
隨著夕陽的徐徐西下,我和阿良又趕緊趕到最后一個景區(qū)——清鏡塘。清鏡塘,是我今天來秋霞閣最主要的目的地,假如錯過豈不遺憾?所以,在清鏡塘景區(qū),我果然看到了大片層層密集的紅楓,以及滿地的梧桐樹落葉。這些紅楓,如烈火在清鏡塘邊熊熊燃燒,而那些梧桐樹落葉,如黃金鋪滿了清鏡塘的小徑,真是美侖美奐,讓我仿佛置身于一個夢幻的仙境。我遐想著自己能有一只小船,與阿良共坐,置身于清鏡塘,邊搖著雙漿,邊欣賞著這美麗的景色,如癡如醉,也正應了唐代詩人杜牧,所寫的那首詩:“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清鏡塘的紅楓品種很多,包括雞爪槭、三角楓、日本紅楓等等,每一個都有自己獨特的姿態(tài)與色澤,在夕陽的余輝下,每一片葉子都閃爍著晶亮的光澤。觀賞之中,我突然醒悟到,這里之所以叫秋霞圃,也許是各種植物在秋天里,展開出五彩斑斕的顏色,就像天邊的彩霞落入園中。而清鏡塘的秋色之優(yōu)美,完全是這里的園藝設計師們,將紅楓與水巧妙地組合起來,四周圍繞著密集的紅楓。秋風吹佛,無數(shù)的紅葉翩翩落入塘中,梧桐葉形成的金色小徑,使得清鏡塘景區(qū),形成了一幅流動的畫卷。
清鏡塘不但有紅楓可賞,且有三隱堂、柳云居、秋水軒等景點可覽,由于我們觀賞紅楓時間久了些,天色漸晚,路燈也全部亮了起來,因此,無法再繼續(xù)參觀這些景點,我們只能戀戀不舍地離開了秋霞圃。離開秋霞圃時,我不禁再次回眸凝視這秋色之美的園林,心里充滿了不舍與感激,因為它不僅提供給我們視覺上的盛宴,而且讓我在這繁華的都市里,找到了一處可以去除煩躁、修身養(yǎng)性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