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
三寸舌為安國劍,五言詩作上天梯。
青云有路終須到,金榜無名誓不歸。
鳥飛兔走,瞬息光陰。掐算還有三天便是高考了!莘莘學子們又要“賽馬”過河,“亮劍”精拙。
說到高考,走過“獨木橋”的人庶幾都心有余悸。肉體、精神皆要“過磅”,“尺寸”符合,“斤兩”不少,才算合格。參試者無論術深學淺,不論貧富貴賤,都必須全力以赴,不然“黃榜”告示,差之毫厘,謬以千里!一時間哭得沒眼淚頭昏眼花亦無話可說。
人才選拔,自古由來已久。清代彭元瑞自題一聯(lián):“何物動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誰催我,三更燈火五更雞?!毕胂搿敖鸢耦}名”此時此刻是何等之榮耀,何等之重要?!?br />
舊試分秋闈和春闈。秋闈乃鄉(xiāng)試,在八月;春闈是會試,在二月。最后的殿試則在會試同年四月。故有“八月桂榜,二月杏榜,四月金榜”之說??追蜃佑性疲骸叭f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最顯著的命運變化便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蹦切┎家隆滓?,些許朱紱、烏衣,孜孜不怠,樂此不彼。
古人科舉就是這樣。我們現(xiàn)在說“高考”改變命運,在古代則只有“科舉”才能改變命運。宋真宗趙恒曾云:“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鐘粟?!钡绻憧婆e不第,那些都是“空中樓閣”!顏如玉為“顏如冰”,黃金屋變“防漏屋”,千鐘粟成“粒米無”。記得中學課本上有一篇《范進中舉》,范進屢試不第,補習到四五十歲,才中了個舉人(也就是現(xiàn)在考高中吧,不過有點不一樣,那時中舉之后就可以直接參加工作,做一點科級干部之類),瘋瘋癲癲高興得失心狂,是挨了老丈人油膩的巴掌后才清醒過來。
想到這里,我亦不禁打了個寒顫。一千三百多年的封建科舉制度不知扼殺了多少文人、墨客?對“科舉”敢于拍案叫板的,又能見機行事的,古代雖有卻是微乎其微。而像唐代盧藏用的則更是史上鮮見?!芭e進士,不得調(diào)”。恨壯志未酬!靠近長安城,小居終南山作一“隱士”。條件吻合,程序嫻熟,何愁“不得賞識”?果不其然,“金子夜里發(fā)光”!授官:左拾遺。謂之:“終南捷徑”。只是官后名聲不好,史書中說他:趑趄詭佞(小人得志),專事權貴(馬屁精),奢靡淫縱(色貨)。弄得晚節(jié)不保,甚是可惜。
咱改變不了現(xiàn)狀,亦要學會志高清廉,潔身自好。詩仙歌曰:“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睂婆e不睬,我輩照樣清閑自在。四海逍遙賦詩情,名山大川任我行!小官窩著實難受,費我“青蓮”之一名。這樣思之,李白還真算是扇“科舉”耳光的第一古人。
不好的事物跟著摻和,著實小氣、喪志?!敖K南捷徑”在現(xiàn)今高考仕途上不是沒有??记?、考中、考后都存在。只是表現(xiàn)手段不一樣,方法更高明了!其考前“大狗送禮”,考中“徇私舞弊”,考后“官官相會”每年都有。大城市易藏,小農(nóng)村易生。但是“高考”不等同“科舉”,制度早已有異。盡管我國的教育存在許多弊端,體制亟待改革,但不可否認“高考”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高考”的確不是唯一的辯才之法,但目前也確實找不到比其更好的“大面積地”選拔方式,我們很清楚自從恢復高考30余年以來,我國“高考”為國家輸送了多少人才?只怕不計其數(shù)。真希望咱們的高考政策、考試制度及考后的人文關懷俱各日臻完善,使我們的考生想考、愿考、敢考。
今年15歲的大外甥亦在其中。聽大姐說成績還算不菲!本是高二的他卻被其校老師擇優(yōu)選中,報考“少年科大”。大姐說了,若是能考上就去讀,考不上也無妨,權當一次實訓大練兵,來年高三再卷土重來。嗯!不錯??!心態(tài)好是成績不差者考上好大學的前提。大外甥!我相信他的實力。
慣例小歌一則:
文人莫言科舉,搏才最恨等級。
十年寒窗苦讀,一朝成名大吉。
求學難為赴考,百家共爭秘籍。
移風易俗驚變,往事如煙陳跡。
新芽破土暗喜,青年奮力有為。
兵臨城下決戰(zhàn),大展鴻圖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