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二十二》有感
前幾天特地跑到影院,看了一部堪稱冷門的紀(jì)錄片《二十二》。
知道這是嚴(yán)肅題材的電影,我下意識感覺一定很沉重,所以沒有買爆米花,早早地端坐在座位上,手里拿著一大包紙巾。很快,“慰安婦”這三個字走進了我的視野。
影片記錄的這個群體很特殊,特殊到總有人選擇刻意去回避;特殊到她們所經(jīng)歷的那場劫難是常人無法想象的;特殊到,再沒有人去關(guān)注的話,那代表群體的人數(shù)會一天天地減少直至完全消失。2012年導(dǎo)演郭柯就拍攝了影片《三十二》,那一年全國公開身份的慰安婦幸存者人數(shù)是32,而時至今天,這個數(shù)字已經(jīng)變成了“8”。搶救式的拍攝,只為了搶救這段歷史。
令我意外的是,影片并沒有過度渲染悲劇氣氛,沒有刻意強調(diào)國仇家恨,甚至沒有對過往那段悲慘歷史的過多描述,真的只是平平淡淡地表現(xiàn)老人家們現(xiàn)下生活的點點滴滴而已。老奶奶們很慈祥,愛說愛笑,在院子里曬著太陽,回憶小時候的事,像自己身邊的親人一樣。雖然談及過往的時候總是老淚縱橫,但一切都表明:她們首先是一個人,普普通通的人,不是所謂的“慰安婦”。其實,這個詞是日本人起的,稱呼強行征集的隨軍性奴隸,她們不過是受害者。
給我印象很深的一個老人是93歲的王玉開。戰(zhàn)爭的時候她多次被日軍拉到據(jù)點,受盡了侮辱和折磨。但是看到日本軍人老了的照片后,她只是一笑:“想不到日本人老了,連胡子都沒有了?!比毡局驹刚呙滋锫橐麦@訝地說:“我以為她會生氣,或是哭,沒想到是這種反應(yīng),如果是我,會很恨那些傷害過自己的人?!苯俸笥嗌穆L歲月里,始終還是要回歸日常的柴米油鹽吧,盡管痛苦的記憶永遠都不能被抹去。我想。
97歲的韋紹蘭,44年的時候被日軍捉走,3個月后逃出來,回家聽到丈夫的第一句話是:“你還知道回來?”她瞬間淚流滿面,盡管被囚禁的幾個月里沒有掉過一滴眼淚。她說,不是她學(xué)壞,是日本人在山上拿到她的。
但那又怎樣呢,她注定一輩子都要被釘在恥辱柱上,與她不久生下來的中日混血兒一起,永久地活在旁人異樣的眼光中。我突然覺得心頭有烏云飄過,被一種隱約的悲傷籠罩著。
有一個后來逃到中國的韓裔老奶奶在回憶的過程中,一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自顧自地用日語說著“歡迎光臨”“請坐”之類的話,又哭著說不拍了不拍了……旁邊竟有人在笑。是怎樣巨大的刺激才能讓一個人在相隔七十年后,每每提起還能有這樣劇烈的條件反射呢?那些人想過嗎?
還有參加過抗日斗爭眼神堅毅的林愛蘭,喜歡喂流浪貓的李愛連,年輕時很美很美的王志鳳……這些可愛的婆婆都值得我們銘記。我們要銘記歷史。只不過我們不能去揭開她們的傷疤,不能將日軍的罪行加在她們頭上,亦不能挑動仇恨的情緒。我們有責(zé)任用人文主義的精神去關(guān)懷她們,小心翼翼地放飛和平的羽翼,這才是導(dǎo)演想表達的。
這個畫面拍得很美:米田麻衣在樹林拜完一個過世的阿婆回來,手里拎著香行走在廣闊的原野中,陽光像橄欖油般灑在大地上。這個可愛的日本女生不斷說阿婆們真的很可愛,不提那些事的時候,總是笑得像孩子一樣,也很會照顧人,像家中的長輩。
片尾一個老奶奶對志愿者說:你們來看阿婆,阿婆就很開心啊。我的眼睛一下子濕潤了。
生命很美好,盡管殘酷總是寫在正面,背面也多少有點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