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需要(隨筆)
“需要”是人生存的保障。人類的一切生命活動都是在為滿足自己的需要而忙碌。出生的第一聲啼哭,除了向世人宣布自己已經(jīng)來到了這個世界之外,更重要的是宣布你的需要。餓了,需要母親的乳汁,拉了、尿了、濕了,需要母親換尿布。在不斷的需要與滿足之中長大,這期間更有無數(shù)的需要。
吃飽、吃好是人生的第一需要。為了裝滿我們的米袋子、菜籃子,農(nóng)民兄弟春種秋收,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他們腳上可能踩了牛糞,但他們的心是干凈的,沒有牛糞臭,怎能換來五谷香?
讀書長知識才能成為社會有用人才,需要老師的不辭辛苦,多少老師甘當人梯青絲染霜,才使得我們的社會人才輩出,為社會做出了更多的貢獻。
偉人毛澤東曾說過:社會的發(fā)展就是要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zhì)和文化的需要,為此提出了“發(fā)展經(jīng)濟,保障供給。”“抓革命,促生產(chǎn)”等一系列口號。
人的一生就是這樣的,都離不開需要。
需要是廣意的,可以隨便舉些事例:生活需要游戲,但不能游戲人生;生活需要藝術(shù),但不能投機取巧。需要無時不在,沒有需要就沒有社會的進步。
平凡人的需要其實很簡單。筆者早些年的需要是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幸福的家庭,一雙兒女,幾經(jīng)奮斗,這些都有了,知足了。如今的需要是健康的身體。我的需要基本實現(xiàn)了,我感覺十分幸福。平凡人的幸福,就在這不意間。生活中需要不能太高,應該順其自然,更不應該無止境,不然會事與愿違。
原鐵道部長劉志軍官居要職,卻忘記了古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貪贓枉法,中飽私囊數(shù)千萬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最后走上了被審判席。
鄰居家孩子高考成績理解,填報志愿時找我?guī)兔?,首先告訴我的是:不學農(nóng)、不學醫(yī)、不上師范,還得是名校,就業(yè)還得好找工作。這想法真的將我難住了,我無法為其選擇。其實這種情況很好解決,考的好,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學校、喜歡的專業(yè),能發(fā)揮自己的潛能,是一件多好的事,為什么要把自己的空間弄得那樣窄?是不是我們的需要太高了?
需要有時候充滿了愛才會有滋味。鄰居一對年輕夫婦,步入婚姻殿堂后甜蜜的日子沒有過幾天,就開始吵吵鬧鬧,周圍的朋友和同事都感到很納悶,看他們表面上很好,一塊兒出去旅游,同進同出很甜美,怎么就一直打打鬧鬧?隨著時間的推移,從他們各自好友口中慢慢了解到了一個個不可思議的場面:衣服各自洗自己的,錢各自花各自的,連做飯洗碗刷鍋這樣的小事也是分工明確,甚至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幾乎沒有交流,只不過兩個人同住一個屋而已,根本沒有夫妻之間那種互敬互愛、互幫互助的情分。兩人在這樣不和諧的狀態(tài)下維持了兩年,終于走到了婚姻的盡頭。沒有愛的夫妻,缺少了真誠的支撐,婚姻走到盡頭是不難理解了。
需要被需要是一把雙刃劍。我們需要社會的關(guān)愛,社會也需要我們的關(guān)愛,親切而又溫暖。我們在需要他人的同時,也擔任著一個被需要的重要角色。我們所肩負的責任,不僅僅是一個孝敬父母、珍惜朋友的人,更是一個關(guān)愛社會的人。需要他人,得到他人的關(guān)懷幫助,是一種幸福;被他人需要給予人關(guān)懷幫助,更是一種幸福!
需要是一門藝術(shù)。“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人幫,為了大家都幸福,世界需要熱心腸……”讓我們一起唱起來吧,都做個熱心腸樂于助人的好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