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岸?戀】瓦房聽雨(散文)
農歷三月的老家,似乎還站在冬天的尾巴上,空氣中帶著一絲寒意,再加上外面的雨,撤去了火爐的老房子里,更覺冷清。我躺在母親燒的熱乎乎的土炕上,聆聽活潑的雨點打在土胚房灰藍色的老瓦上,噼里啪啦,時緩時急,時近時遠,就像是一首動聽的曲子。
下雨的日子總是很清爽,很靜謐。原本沒有車水馬龍喧囂的農村,有了雨的到訪,就顯得格外的清凈。田野間再也聽不見莊稼人對牲畜的吆喝聲,平常這個時候最喜歡嘰嘰喳喳的麻雀也不知道躲到了哪里,以致少了三奶奶的喊罵聲,村里的狗兒都蜷縮在窩里,把嘴深深地埋在腿間,沒了往日的機靈,母親養(yǎng)的那只老母雞,也不見在場里“咯咯咯”的亂跑,站在父親在豬圈旁搭的架上,將頭扎進翅膀里,一門心思的睡著。這個時刻,你不用臨窗靜聽,更不用側耳傾聽,像我現在,躺著就好,世間就一種聲音,雨落大地的聲音,雨敲瓦片的聲音,噼啪,噼啪,不是很響亮,但是很清脆。
雨不大,但是下的時間久了,已經是晌午了。我睡的是上房,窗戶較其它房子的大了很多,翻轉慵懶的身子,側過身來使面朝窗戶,母親所睡的北房與廚房連在一起,檐帶以上剛好一覽無余。檐帶是父親當年用油漆刷過的,天藍色的。透過窗戶,我看見久經干旱的瓦片已經喝足了水,由灰藍變成了深藍,雨落在上面也就變了聲音,聽起來更加的清脆了。房檐最前一排用的是“滴水瓦”,與板瓦不同,滴水端燒制了各種圖案,大多是云圖或花型之類,雨這么一下,就更加的清晰了。滴水瓦的尖端已經掛滿了水滴,欲滴不滴,像珍珠般晶瑩剔透。偶爾看見一滴掉下來,隨后聽到劈啪一聲,一顆大的珍珠被摔成了無數顆小珍珠,散落在了這方寸小院。
雨沒有絲毫要停的意思。院子里的梨樹搖擺起了它臃腫的身子,場邊的楊柳看見了,一陣嘲笑后,便扭起了它的小蠻腰,比平日里更加的妖嬈諂媚了。我知道,這是起風了,但看柳娘舞動的身姿,風應該不是很大。隨即聽見屋頂噼啪噼啪的聲音變得急促了,再看北房,那些小精靈們在板瓦上已經匯聚成了一條線,從屋脊慢慢拉到屋檐,而屋檐上的珍珠,已不再一顆一顆的往下掉,似是有人將他們串了起來。
在夢里,亦或不在,雨滴跌落屋檐的聲音變了,由原來的獨奏變成了一首交響曲。細細聽來,雖然境遇不同,但確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所述,有大珠小珠落玉盤之感。哦,這是母親與雨滴的合奏。盡管家里已經安裝了自來水,但是一到下雨,只要房檐有落水,母親都會像以前那樣,用各種大大小小的盆盆罐罐來接水。生在黃土地的母親經歷過十年九旱的日子,作為一個過來人,她知道一滴水在黃土地的可貴,她知道一場雨的來之不易,她感恩長生天,感恩一滴雨的恩惠。一個罐滿了,她會小心翼翼的端到廚房,再倒到水缸里,倒到鍋里,直到把家里能盛水的大小物件都倒?jié)M為止。我不想回到過去,但回憶硬生生的將我拉回到了那個年代。
經常聽到村里人說:“這是一個靠天吃飯的地方?!毙r候不懂事,更不懂這句話,總以為靠天吃飯就是等著天上掉餡餅??墒呛髞?,現在,終于知道了這句話的含義,確切的說,靠天吃飯其實就是靠雨吃飯。黃土地的干旱少雨是出了名的,莊家的收成主要看一年雨水的多少。下雨的次數多了,莊稼就有了收成,莊稼人就能填飽肚子,次數少了,或者是雨下不到時候,苦了的就是莊稼人,一年辛辛苦苦刨挖下來,不見幾袋糧食,等把來年的種子留了,好點的話所剩糧食還能堅持到來年秋收,有時甚至會一年接不上一年。
莊稼暫且不說,以前村里沒水喝都是常態(tài)。那時村里主要的蓄水方式就是窖藏,每家每戶都有兩三個大小不不一的水窖。小時候,每當看見北山有雨要來,就會聽從父母之命,趕緊將院子,場里,去往水窖路上的雞鴨牛羊糞便打掃干凈,以便雨來時能干干凈凈的流到水窖里,天不隨人愿,往往都是瞎忙活半天。轉身,父親消瘦的身軀依舊定定的立在場邊,盼著北山的云飄過來,嘴里不停地念叨著什么,云終究是來了,但一滴雨未落,幾聲雷鳴后,隨風又走了。呵,黃土地上的雨就是這么難盼。
有一天,雨終究是下了,滴在了麥苗上,麥苗笑彎了腰,掛在了柳樹上,柳樹樂開了懷,最后落在了父親的心間上,父親高興地合不了嘴,嘴上咬著一根旱煙,在房間里轉來轉去,跟母親說了什么后,我看見父親穿著那件不知道穿了多少年的破舊雨衣,頭上頂著一頂破草帽,手里捏著一把鐵鍬叫上大伯一起走進了雨中。他們這是去改水路,把山上的水慢慢引到水窖里。吃過午飯,雨稍微小了點,父親并沒有像平日里那樣躺在土炕上休息,而是趁著雨小背了一袋尿素出了門。他來到田間地頭,一把一把的將尿素灑向地里,只待秋天有個好收成。
雨還在不停地下著,時緊時慢,母親為了遮雨,把一件衣服蓋在頭上,依舊端著盆盆罐罐在院子里跑來跑去。我試圖將我從回憶中拉回,可是反而陷得越深。
連著數月的干旱,水窖早已是空空如也。老天并沒有絕人之路,南河的霸面上有一口老井,水質不是很好,喝起來咸咸的,但終究是能養(yǎng)活村里人。那幾個月,父親母親每天天不亮就挑著水桶出門,走上近四個小時的山路,歇歇停停,從南河霸面上挑回來四桶咸水。家里有洗的衣服,都是母親背到霸面上去洗,然后再背回來。我沒有親身去南河挑過水,我沒有從南河將一包濕噠噠的衣服背回家,哪怕是一次也沒有。但我知道父母親當時的苦楚,當時日子的艱辛。那一段過往就像一根針,深深的扎在我的心底,時刻提醒著我,水是生命之源,請節(jié)約用水!
瓦房聽雨,檐雨聲聲,母親在院子里喊著我的乳名,叫我起床吃飯。罷了,罷了,逝去的已逝,不憶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