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野征文“風雨七十年”】走進大周原的故里(散文)
大周原,仰韶文化的發(fā)祥地,青銅器的前身后世,是我與岐山、周文化一脈相連的根?!}記
一
麥黃時節(jié),大周原金色的麥浪溢出黃土地,呈給世人農耕文化的祥和。在關中平原特色農業(yè)層出不窮的當下,周原大地,依然初心不改,守護著一望無際的麥田,和青銅器之鄉(xiāng)的標志物件,延續(xù)著農神先祖根深蒂固的文化元素。
一群扛著匡扶地域文化使命旗幟的人,集結在承載周文化的古城池,在麥香味淺淺的滋潤中,五谷釋義著遠古變遷而來的醇香、殷實,站在這塊厚重的黃土地,每個人都會尋覓與周文化的淵源,探秘周文化的古老與繁衍。周原博物館里,那具至死翻不了身的女奴尸骨,酷刑致使四肢沒了去向,隔著玻璃的厚壁,陳列著幾千年前被奴役的卑鄙、荒蠻,延續(xù)著人類史的一幅亙古化石。
在周原城門口,那個稚嫩的后生,佯裝成大周天子的模樣,盔甲護體的威風凜凜,扮不回千古帝王相。大開的城門迎賓隊伍喜迎八方客,古樂齊天,歌舞升平,看似君王與民同樂。走進周原城門,穿越在所難免,大周盛世的政治、禮儀、農耕一應俱全,回放著古樸、莊重的文化氛圍,屯在一座古老的城池,供后來者瞻仰、效仿禮儀之邦的風范。
攀上鳳鳴山,鳳舞的曼妙直沖云霄,與藍天白云并肩馳聘。周公陵,象征性地存在著,皇天厚土之內,巔覆的何止這一處,真正的存在在世人心里,口口相傳,流芳千古。周公祠歷盡滄桑,完好無損地保留下來,機遇勝過了運勢,站在一座廟前,為一個人躬腰不起,為一處完好的古跡慶幸,歷史的風云變幻莫測,周公或神或人的存在,成了一脈賢達血統(tǒng)的象征,依山傍水僅存的悠然,是思賢更是見證周文化的史料。
五丈原與周原遙遙在望,各侍其主相持渭水南北,在歷史的長廊里,各自擁有最美的篇章,凄美的傳說。六出祁山的典故,在五丈原方圓百里家喻戶曉,葫蘆峪的硝煙焦灼了一方黃土,豁落城遺址,坍塌的城門內,荒蕪了昔日的戰(zhàn)鼓喧天,錦旗飄飄。棋盤山上的對弈人,出師未捷身先死,留下太多的遺憾和智慧的傳奇。諸葛亮的廟堂之上,出師表、壁畫、結義槐、晨鐘暮鼓、木牛流馬、落星石留給后世諸多的翻閱。
渭水之泱,蘆蕩深深處,水鳥劃掌蕩起了清波。一座突起的三國小鎮(zhèn),臨水而居著江南漁家,水韻小城的廊橋舊夢,幽水承載著古風。移步三國昔日的繁華韻事,似聞花酒聲聲慢,押賭輸贏聲橫沖直撞,沿著水街形形色色的鋪頭,濃縮了三國鼎盛時期的每一處細節(jié),歷史淹沒的三國小鎮(zhèn)重見天日,瀕臨的皮影戲與木偶戲,在此完好無缺,中華非文化物質遺產的精湛,在一揮袖間,在一根扯動的線上演繹著悲歡離合。染坊色彩斑斕處,隨風飄飄的布藝,挑上了高桿,濃妝艷抹或雅麗如詩,皆因一囗口染缸,勾兌著美的濃情。溫馨的三國小鎮(zhèn),在漁歌與搖擼聲中,回顧著昔日繁華時光,游說著陳年趣事。
民以食為天,飲食是周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岐山境內出土的大量青銅器皿中,釀造物件占有了一定比例,追根溯源周原飲食文化的底蘊,具有深遠的記載。以天緣醋為代表的釀造業(yè),秉承了純手工制作的原汁原味,融入了現(xiàn)代釀造科技的精髓,在周原樹起了一面釀造大旗。
二
我與周原大地的淵源,得從數(shù)年前的認祖歸宗說起。我是個土生土長的岐山人,身處在周原城遙遙相望的南山中,打小除了隨父輩刻守西府人的飲食與農耕,對于周原出處卻無從深究。成年后嫁到石頭河之畔眉縣境內,在諸葛屯田地,每每稻花飄香時,一洼洼江南韻事,在蛙鳴聲中推進。那年插秧時節(jié),從北原傳下了話,岐山老家的大媽離世,大媽孤身在老屋吃齋念佛,拒絕與兒女同住接受贍養(yǎng),固守袁氏一族祠堂多年。由于家中丈夫與兄長在外打工,七旬開外的公公,帶著我們妯娌三人匆匆向北原奔喪。
平生頭一次踏進岐山,走進那個叫麥禾營的袁家村,我有些不知所措。和我一般大的侄輩們,你一聲妗子,他一聲孃孃,我在惶恐不安中應了一聲又一聲。身披重孝的堂哥堂姐,在百忙中噓寒問暖,端茶送水。親情永遠是醫(yī)治悲痛的良藥,遠道而來的安撫,和父輩的溫暖,低矮的半邊廈子老屋,承載起渭水南北一脈相傳的親情,哀樂聲中,緬懷和珍重一路同行。
據(jù)公公曾說起,袁家村的爺爺和奶奶,受民國十八年陜西的那場年謹影響流離失所,為了尋找活路做了小販,拖家?guī)Э谄粗潦^河邊的常家莊落腳生根,爺爺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大伯成家立業(yè)后,回了北原老屋,姑姑嫁回了北原,二伯、三伯與公公在渭河南定居,故土難離,爺爺與奶奶相繼過世后圴安葬在北原祖籍,常家莊老輩人記憶猶新的葬禮,是拉奶奶的木轱輪靈車,天麻麻亮從常家莊起靈,村里的幾十位壯漢背著干糧護靈到渭河邊,日落西山時分,袁家村的眾鄉(xiāng)親,隔著滾滾渭水接靈護送回袁家村,據(jù)老人說渭河南往渭河北發(fā)喪的隊伍持續(xù)了兩天,路上眾鄉(xiāng)親與撫欞人啃著干糧一路步行回了北原。
大媽的喪宴席棚外,袁家村公公的發(fā)小,幾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圍著公公有說不完的話,公公向大家逐個介紹了三個兒媳婦,我這個晚進門的媳婦,頭一次感受到家族的溫暖,和渭河北原上家人、鄉(xiāng)親的呵護,有些受寵若驚之勢。北原的家人注重禮儀,堂哥、堂姐與姑姑家的親人對公公格外尊重,輪番照顧唯恐不周,以此我對周禮之鄉(xiāng)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大媽起靈的前一天下午,天下著蒙蒙細雨,公公帶著我們妯娌三人與門內晚輩去了祖墳,在袁家村水廠東南角,沾著露水的墳瑩地,爺爺與奶奶的墳頭朝東靠西,墳場左邊不遠處是老屋,右邊是日夜可以遠顧的渭河南的家,在煙火繚繞中,我對著爺爺奶奶墳頭叩拜了三次,縷縷青煙伴我認祖歸了宗。
鼓樂齊鳴聲中,長長的殯儀隊伍,在渭北原上步履蹣跚,大媽在親人的護送中入土為安。數(shù)十年來,我與門內親人一直奔走在渭北原上與渭河南岸的悲歡離合中,家族的凝聚力維系著子嗣健康成長。幾位堂姐的慈悲心,和二堂哥的語重心長,總是縈繞耳畔,去年與三堂姐小敘,念佛的三姐說;“念佛之人,從心到言行善念一致,慈眉善目自然而然的映在臉上?!比愕囊幌?,我感觸很深,敬仰姐姐的悟性,也明白了做人的底氣。如今,年近古稀的三位堂姐、大嫂,與六旬開外的二堂哥,言行如一面旗幟撐起家族的一片天,言傳身教影響著自己的兒女,將來自于周原文化的宅心仁厚,影響著整個家族子嗣守禮,守孝,安分守己的做人。
三
大周原是我們血脈相連的家,如一棵參天大樹,根深蒂固枝繁葉茂。周原文化就是老百姓飯桌上的五谷味,是岐山淳樸的民風,是渭河上下,以及大中原文明的風帆。周文化燦爛奪目的光芒,對著陽光鋪枝散葉,滋養(yǎng)著一個個家族,一個民族的蒸蒸日上。
再一次回到周文化的故里,我知道,我骨子里的泥土氣息,是來自大周后裔的血統(tǒng),我執(zhí)著的秉性,是這片黃土地如初的本真。渭水滾滾東流去,周文化的血統(tǒng)滲透在這塊炙熱的土地,生生不息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