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家(散文)
小時候,家是父母住的地方。父母住在哪里,哪里是家。
無論家貧如洗,還是萬貫家財,只要父母住在哪里,哪里便是溫馨的港灣。于是乎,無論走到哪里,總是要回到家里,和父母在一起,才能感覺到溫暖。
再后來,家是生我養(yǎng)我的地方。家養(yǎng)育我長大,家培養(yǎng)了我的思想,家是我的根,家成了我的心靈歸宿,家刻在我的心上。這是家曾經在我心里的寫照。
家慢慢成了我心里不可逾越的坎,以至于長大后我無論在哪里工作,去往何處,我都要不斷地回到自己的家里。我已經離不開生我養(yǎng)我的地方,我離不開這個根。只有回到家里,心里才有踏實的感覺。
我們好像是長在樹上的葉子,樹扎根在家的地方。葉離不開樹,樹離不開根,根植在家,最后葉落歸根。
回憶過往,為了我心目中這個最為神圣的家,我們一家?guī)状饲捌秃罄^,不斷努力。
童年時代是看不見磚瓦的土坯房,外面下雨,屋里滴嗒響,一家人最鬧心的是不停地修房。
少年時代我見證了家的革命性變化,墻面表磚,房頂鋪磚,地面白灰爐渣硬化,可是里面還是土墻。父母樂得徹夜難眠,勞碌大半輩子,住上解放前地主老財才能享受的磚房。
而立之年的我建造了一座磚混結構的房,磚墻、鋼筋、混凝土、水磨石、瓷磚,暖氣空調。讓父母在有生之年增加一點享受,提高生活質量。
直到父母離家仙游,家不再是父母住的地方。家的概念,曾一度在我心里崩塌。家開始重新被定義,家成了一家人住在一起的房子,家變成親情守候的地方。
我們已經升級為孩子的父母,像我們的父母一樣托起這個家,家在孩子們的心目中一樣賦予了美好的意義。家又在他們心中成了美好的傳唱,增添著傳奇的故事。
孩子們漸漸長大,一個個離家而去,家里變得冷清起來。只有逢年過節(jié)的團聚,才感覺到家的氛圍。幸好父母在的時候,我種的幾棵樹長大,院落里不斷呈現(xiàn)景象。夏天的時候,高大的梧桐樹遮蔭蔽日,灑下陰涼;超越房子還高的香椿樹引來蜂蝶,釋放著清香;山楂樹一季潔白的花,一季紅艷欲滴的果;核桃樹晃動著圓圓的頭,秋后“啪啪”地落地,從青皮中滾落出一顆顆硬硬的核桃。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家的院子里演繹著不同季節(jié)的故事,給冷清的家?guī)砹嗽S多生機。
我們每天進出這個親手建造的家,無論拖著多么疲憊的身體歸來,家的溫馨都能療傷一切。休閑的時間,我們用心呵護家的一草一木,用美感不斷讓家富有生活情調,雕琢家里的一切,讓家富有多層面的意義,成為一家人心中最美好最向往的地方。
然而,隨著城鎮(zhèn)化的進程,我們也沒有能夠堅守住這個家。隨著潮流,進城買樓,住進城里,已經成了好多人的追求。經濟發(fā)達的城市,為居民生活提供了豐富的內涵,優(yōu)越的城市環(huán)境,購物環(huán)境,休閑娛樂環(huán)境,住在這里的我們有點樂不思蜀。
我們從此有了兩個家:鄉(xiāng)下的家,城里的家。有了老家新家的概念。好在當初我們對老家的感情很深,有了新家之后,并沒有破壞一點老家的完整性,包括一廚一柜,一鍋一碗,一花一草。我們決定不斷回來住住,因為老家的一切,都是我們付出的心血,更多的是親手而作。清新無污染的環(huán)境,綠色無農藥殘留的蔬菜,遠離污染的地下飲用水,所有這些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而且生活成本低廉,自家院落也能生產好多蔬菜。所有這些,甚至是城里人的幻想追求。
我們便開始在城里的家、鄉(xiāng)下的家來回住,老家、新家來回跑。整個取暖季節(jié)加上節(jié)假日我們都是在城里住,老家漸漸回得少了,有些被疏遠,我心里變得不舒服。因為老家在我心中有著先入為主的感覺,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我的出處,心的歸屬,心靈的港灣。每每朋友們問我家是哪里,我自然而然想到老家,感覺那才是我真正的家。
我們好像是新家的過客,為了保持它的相對完美、干凈、一塵不染,我們甚至住了幾年,也沒有撕去家具電器的塑料保護膜,沙發(fā)上也罩上防塵布。平時周末住上一兩日,不開鍋灶,寧愿到飯店吃飯,因為久日不用的鍋是擦干封存的。但還是因為多種原因,我們在城里住得越來越多,甚至連續(xù)幾個月不回老家住,老家還是被冷落。
可是老家依然是我心里的那個家,我不愿意它有一點模糊感。是我們經過幾年努力,親手建造的家,在我心中的位置是神圣的,我極力保護它的完美形象。每隔幾日,下班回家時,我繞道而行,打開老家的門,清掃院落,讓老家的院子保持干凈,不能有長久不居住的印象。每隔一兩周,周末回到老家,做做室內衛(wèi)生,澆澆花草,讓家一塵不染,富有生活氣息。沒逢年節(jié),我們都會回到老家過,按照鄉(xiāng)俗掃房子、擦玻璃、貼對聯(lián),燃放鞭炮,讓老家充滿年味。尤其大年初一,在老家的院子里,一個家族同姓的男丁行拜年之禮。在老家的廚房里煮年節(jié)的餃子,一家人歡聚一堂,共慶新年。然后走出家門,在街道上與鄉(xiāng)親們互賀“新年好”,加入大年初一上墳的人群,給故去的親人送去過年的餃子,送去新年的第一筆孝心。
盡管我們對老家心有所屬,百般垂愛,真摯不變,但隨著我們來來往往,在老家居住的天數(shù)還是逐漸減少,不知不覺中變成了客。鄉(xiāng)親們見到我,習慣了問我:“回來住幾天嗎?”似乎我們不再屬于這里,成了別處的人。并且見到鄉(xiāng)親們,似乎有了熱情、久逢的感覺,送來水果,送來蔬菜,客意濃厚起來。
我天生有戀家情結,在城里度過一段時間,或者忙碌之后,我都會想到回老家住上一兩日。我喜歡在田間路上散步,看看地里綠油油的莊稼,熟悉而歡喜,感覺這有田有地的地方才有家的歸屬。習慣地和鄉(xiāng)親們打著招呼,關心地問這問那,看到他們的臉上又增添了些許歲月,穿得褪了顏色衣服,套上孩子們上學時淘汰的校服,鮮艷的紅藍紫黃,顯得極不協(xié)調,不倫不類。但他們臉上依然綻放著由內而外的笑容,像刀子一樣刻畫成粗線條,也許永遠不會平撫,然而看似生活艱辛,他們卻很滿足。
我似乎真的成了老家的客,至少鄉(xiāng)親們眼里是這樣看待。相比那些早期搬到城里居住,而后賣掉房子的人來說,我們至少老家的房子還在,隨時都可以回來居住。我真的不敢想象是不是有一天我也會為了幾個錢,狠心賣掉老家的房子,賣掉這無法用金錢量度價值的念想,賣掉根本,那是何等煎熬。
盡管如此,也許過不了幾年,在老家住得會更少,成了真真正正的客??途拥匠抢锏奈遥矚g上了城里豐富多彩的生活,再也不肯離去,卻總是漂游、客居的感覺,形不成家的概念。那么,家在哪里呢?
按照總書記的設計,到2020年,我國將全面實現(xiàn)小康社會之后,農村城鎮(zhèn)化的進程會進一步加速。目前許許多多的自然村留守居民不足檔案人口50%,而且以老年人為多,自然村的合并成為必然趨勢。
不日的將來,我的老家就會消失在一片曠野中,從大明永樂二年遷民至此的我畢氏家族六百年的基業(yè),將從此消失在這祖祖輩輩居住的地方,變成農田沃土,變成大面積的集體農莊。
那么老家在哪里?變成曾經的地方,變成心中的念想,變成族譜記錄的文字,卻再也看不到它的模樣。
家的概念變得簡單純粹,不再賦予太多感情因素。
住在哪里,哪里就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