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fēng)】回族碗兒菜(散文)
碗兒菜是回族人家最熟悉不過的一道普通菜肴了。說它熟悉,只要是回族人,無論男女老幼一談及碗兒菜如數(shù)家珍,總會自詡一番。說它普通,源于它的食材便宜,做工簡單,無論達(dá)官貴人,還是貧民百姓,誰都會做,又做得起。
碗兒菜雖然是尋常百姓菜,但它味美爽口,讓人百吃不厭而成為回族人家婚喪嫁娶、節(jié)日慶賀、招親待友的首選菜肴。千百年來,世代相繼,從未失傳。
做碗兒菜的主要食材是白蘿卜,越是又大又熟的白蘿卜作出的碗兒菜味道越純正地道。將白蘿卜洗凈,用板擦切成片狀小條,放到開水中煮一會兒,等到煮得絮軟狀時,從鍋里撈出來,再倒進水缸里用涼水泡一會,待晾冷了,再反復(fù)在清水中漂洗,這樣蘿卜的辛辣味和刺鼻味就去掉了。然后在鍋里倒進適量清油,等油熱透冒煙時,將事先切好的蔥花放進鍋里,加上少量的調(diào)和、食鹽爆炒,等蔥花的香味飄散時,把漂洗好的蘿卜條倒進鍋里,加進適量的粉條和豆腐,有條件的再摻合些牛羊肉或雞肉,這時做出來的碗兒菜香味四溢,吃進嘴里,爽口沁心,吃后余味無窮,一定是天下最香的美味。
回族人家,不論紅白喜事,還是節(jié)日慶典,都要舉行莊嚴(yán)的紀(jì)念儀式,首先要做的是給先人去上墳,以表示對死去的親人的懷念;其次要請阿訇到家里誦經(jīng),以祈求家里風(fēng)調(diào)雨順,家下平安吉祥,每當(dāng)此時都要做碗兒菜招待客人。這時的碗兒菜要盡量準(zhǔn)備豐盛的食材,盡力做得可口惹人,這時必須有肉,才會滿足主人的心愿。其實每每在這樣的日子,回族人都要宰生來表示節(jié)日的重要或儀式的圣神。在上世紀(jì)七八十年代,人們生活還比較困難,宰生以雞鴨為主,那時除了婚喪這樣的大事情,平常很少吃到碗兒菜,只有在一年一度先人的忌日上才會一飽口福,吃到日思夜想的碗兒菜。在回族人的潛意識中,先人的忌日要比逢年過節(jié)重要的多,因此,回族人從小就有一種孝敬父母長輩的觀念,這種觀念就是由碗兒菜而固化形成的。于是乎,碗兒菜無疑間成了回族人以孝為先傳統(tǒng)美德的功臣。到了九十年代后期,人們的生活逐漸好轉(zhuǎn)起來了,宰生漸漸的由雞鴨變成了牛羊。
隨著人們生活的逐漸富裕,碗兒菜中食材的比例關(guān)系在發(fā)生著微妙的變化,白蘿卜逐漸少了,肉食逐漸多了。值得一提的是由碗兒菜帶來的人際關(guān)系也在發(fā)生著變化,它就像一種粘合劑,把鄰里、親友、親人之間的關(guān)系緊緊的粘貼在一起。不管誰家,一旦要過事情,都會請親朋好友、街坊鄰里來家做客,除了用碗兒菜招待客人,還會把剩余的碗兒菜東家一勺,西家一碗地送出去,讓左鄰右舍也嘗嘗鮮。因此,品嘗碗兒菜,也就品嘗出了莊戶人家的憨厚坦誠,也品嘗出了街坊鄰里和睦相處、相互關(guān)照的情誼。這種情誼就像碗兒菜飄出的香味,能夠擴散,吸引更多的人向真、向善、向美。
回族人過喜事,既不敲鑼打鼓,也不用煙酒招待客人,那種喜慶完全能夠通過一碗熱氣騰騰的碗兒菜表現(xiàn)出來。慶典這天,前來助興的親戚或街坊鄰里拖兒攜女,包括漢族朋友或鄰居也會前來賀喜,大家熱熱鬧鬧蜂擁而來,這時候一碗碗冒著香氣的碗兒菜端上桌,主客喜笑顏開,推來讓去招待得非常實誠,客人們吉言祥語客套一番,然后美滋滋的大口飽嘗這特殊的美味,那種喜悅、和諧的氣氛順著碗兒菜的香味彌漫開來,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沉浸在喜慶的氛圍里。
回族人有一種風(fēng)俗,一旦有喪事,主家就不能動煙火,只能在將逝者埋葬了才能招待客人。在沒埋葬的日子,街坊鄰里就主動給主家送飯,那飯菜既做得精心可口,又出手大方,你家一盆,我家一罐,讓前來送葬的親戚不至于餓著肚子。在喪事的第五日或第七日,逝者已經(jīng)入土為安了,接下來的事情是舉行盛大的招待儀式,一是請阿訇念嗦以祭告亡靈,二是借此盛情招待不辭辛勞、忙前顧后、勞累了多日的親朋好友,這時碗兒菜又成了招待貴賓的不二選擇。值得一提的是回族人,不管誰家有了災(zāi)難,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前往幫忙救助,即使是往日的仇人,也會放下架子,盡釋前嫌,前去探望。
難怪有人說:“過事情的碗兒菜,要比平常的碗兒菜不知香多少倍,是因為這碗兒菜有了仙味?!笨刹皇菃??這時的碗兒菜滲進了一種和諧、團結(jié)、親如一家的感情,這份感情愈深厚、愈真實,碗兒菜的香味會更豐富、更濃烈,吃后,更會使人回味無窮!
我以前只知道回族人不吃豬肉,不知道現(xiàn)在這習(xí)俗是否保持著?之前有一個文友是回族人,愣是不碰豬肉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