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文璞書苑 >> 短篇 >> 雜文隨筆 >> 【擺渡·春】特色小吃(隨筆)

編輯推薦 【擺渡·春】特色小吃(隨筆)


作者:徐鴻儒 布衣,263.3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3776發(fā)表時間:2021-02-11 20:01:32

我老家的人都隨性。
   他們遇到事情總講究差不多,“差不多得了”,“差不多就行”。隨性而為,隨遇而安,唯獨在吃上不肯松懈。單講一道家常涼菜“麻汁雜拌”,需要準備黃瓜,西紅柿,雞蛋羹,腐竹,肉丸,豬肉渣。豬肉渣是得炸的,把豬油都炸出來,弄到嘎吱脆那才算合格。做一次麻汁雜拌得耗上不少的功夫。濰坊人不肯做幾小時的麻煩事,卻肯在廚房里為一道小菜耗上半天。之前有家老菜館偷工減料,用火腿腸代替豬肉渣,第二天就被投訴關(guān)了門。
   九十年代,濰坊有一座酒店,取名叫鳶飛。鳶,就是風箏。飛,就是飛黃騰達。那時候酒店里一盤土豆絲就要賣到十幾塊錢。要挑模樣圓,干凈的土豆,把邊角都切去扔掉,成個長方形,材料才算準備好。切出來的絲,粗細長短,根根整齊。
   濰坊沒有出名的大菜,也是因為這個。想想,涼菜小菜都要耗上這么久,那一道大菜得做上幾天?所以濰坊的美食大都體現(xiàn)在小吃里,小吃的精華體現(xiàn)在早餐里。老家的人格外在乎早餐。早餐里最受歡迎的莫過于濰坊肉火燒,一條街上至少得有三四個肉火燒攤,那這個地方才算得上地道。最有名的當屬城隍廟,用豬肉,木耳,雞蛋糕和成的餡,裹在面餅里,手掌大小,整個放進黑乎乎的爐子烤,等幾分鐘,用長鐵叉翻個面,再烤幾分鐘。掏出來表面焦黃,甚至還有幾塊黑斑,鼓得像個氣球,模樣并不討喜,聞著無味。每個攤位前面都有個小木框,一層層墊上黃紙,上面放做好的火燒。有人來買,就用那層紙包著遞過去。這時候已經(jīng)不那么鼓,扁一些,像個小飛碟,摸起來也不熱。倘若有不知深淺的外地人大口咬下去,
   “呼”一聲,熱氣伴著肉香全撲到臉上。
   燙!香!鮮!
   湯汁一下子充滿口腔,滾熱咸香,燙得人不停哈氣。舍不得喝水,喝水就散了那股香味。面皮外那層焦脆,里面那層被肉汁泡得軟糯入味,入口即化。左邊咬一口,湯汁就要從右邊溢出來,右邊咬,左邊溢,中間咬,兩頭都溢。濰坊有個笑話,講的是有人吃肉火燒燙到后背:那人吃著肉火燒,湯汁順著胳膊往下淌,他便去舔,抬高胳膊低下頭,結(jié)果湯就燙到后背。餡是完完整整的肉餅,吃到嘴里燙得舌頭發(fā)麻,口味略咸,就著面皮卻剛剛好。吃得滿頭大汗,還得說:“師傅,再來一個!”
   濰坊人大部分的早晨都是吃肉火燒,喝豆腐腦。豆腐腦各地的做法都不一樣,濰坊相對來說清淡。豆腐腦攤前兩個大鍋,一個放雞湯,一個放豆腐腦。來客,先挖一碗豆腐腦,再澆上雞湯,
   “來點咸菜?”
   “來點蔥,芫荽?”
   “再來點韭菜?”
   “好嘞,您拿好,小心燙!”
   豆腐腦攤和肉火燒攤都開在一起,攤主要么是兩兄弟,要么是一對夫妻。
   也只有一家人,才能把口味調(diào)得這么融洽。
   說到濰坊美食,另一個必須要講的就是朝天鍋。朝天鍋沒有多么復(fù)雜,就是中間擺個露天的大鍋煮豬下水,喝湯卷餅吃。湯一定要熬得久,熬得有些發(fā)黃。餅一定是濰縣特有的馬宋餅,整個兒一塊面攤著特殊的鍋上烤,揭下來薄卻硬,有嚼頭。裹上豬口條,豬肚,豬耳,雞蛋什么的任選,有小孩胳膊那么粗。店家還怕你不夠,在廚房里喊:“夠不夠,再來點?再來點!”要是不攔著,他能裹得把餅都撐開。
   朝天鍋的重點在湯。湯很腥,一般人聞到味就喝不了。若能忍著喝下第一口,那邊怎么也停不下來,非得喝個湯飽。旁邊還有辣椒瓶,醋瓶,胡椒瓶,想吃什么口味自己加。但是無論怎么加都蓋不住鮮味。
   我已經(jīng)兩年多沒吃過家鄉(xiāng)的肉火燒和朝天鍋了。
   在北京兩年左右,吃過不少別人推薦的美食。北京的美食在乎兩點,第一點是“宮廷”。普通的鴨子,經(jīng)過北京師傅的料理,旁人一看就會說:“呵,這是只‘宮廷’出來的鴨子!”
   北京美食的第二點就是講究。什么都講究,差一點也不成。拿烤鴨來說,要烤的鴨皮和鴨肉中間沒有一點脂肪,那樣才叫肥而不膩。隨便去家北京菜館,上來的點心都是極其精致的,要么模樣精致,要么裝盤精致。這兩點下的北京美食,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氛圍,是面子。
   北京一道很有名的小吃炸灌腸,叫腸卻不是肉。用面粉制成,下油炸。這么簡單的菜也得講究,第一不能切,要“旋”,旋出來的灌腸,一邊兒厚,一邊兒薄。厚的是肥肉,軟糯肥膩,薄的是瘦肉,發(fā)硬耐嚼。這就是老北京的智慧,皇城根下的智慧。
   涮火鍋也是一絕。四川火鍋靠的是鍋底,麻辣辛咸,北京的涮火鍋靠的是原材料。羊肉好不好,涮一涮就知道。夾幾片放進鍋里,數(shù)個幾秒就能吃。涮火鍋最絕的還是氛圍。一定要選在寒冷陰天或者雨雪天氣,約上幾個好友,去南門或者東來順,選個靠窗位置,窗戶開個小縫,外面冷風吹,里面暖烘烘的,倒一杯二鍋頭,吃上新鮮的手切羊肉,多好,多美。
   詩歌是藝術(shù),文章是藝術(shù),攝影,雕塑,石刻都是藝術(shù),要我說,食也是種美,更是藝術(shù)。前段時間朋友跟我說,日本有個老頭煮了一輩子米飯,被稱為煮米飯之神。我說那這樣的話,我樓下小攤就是煎餅之神,路口的就是茶葉蛋之神。
   一切事物,唯有“心”字之別。
   (原創(chuàng)首發(fā))

共 1999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作者的寫法值得夸獎,把特色小吃色香味描寫得特別到位。從老家濰坊的市井的煙火氣息,在這這種溫馨的氛圍中,娓娓道來,讓讀者飽了一次眼福。作品描寫細膩,在溫馨的煙火氣里,讓我們重溫人間真情,山河美好。而在中國,飲食已經(jīng)成為一種文化,古老的東方文明。作者用筆老道,著重點喻情,喻理,更注重飲食文化的內(nèi)涵。其實萬物皆有靈,任何事物都需要賦予情感,有了情感事物就是有生命的。很喜歡這篇作品,寓意深遠,值得品鑒,推薦閱讀?!緮[渡物語編輯:趙淑敏】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趙淑敏        2021-02-11 20:06:37
  真心不錯的書寫,表示贊一個。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2 樓        文友:南國的紅豆        2021-02-12 20:55:24
  用心,就能發(fā)現(xiàn)身邊的美。文字,自然就有墨香。忘不了那些小吃。
共 2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