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真】汪家溝的炊煙(散文)

精品 【柳岸?真】汪家溝的炊煙(散文)


作者:醉里清風 舉人,5450.8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13585發(fā)表時間:2021-02-24 06:35:11

【柳岸?真】汪家溝的炊煙(散文)
   風早就把汪家溝的信息告訴了別的村莊。多少年來,汪家溝的煙囪中只要升起一縷炊煙,風便要把這個消息透露出去,它在大地上奔走相告,讓一座又一座村莊知道汪家溝的秘密。
   在我們村,風絕對是一種讓人討厭的東西。它在村莊里閑逛,從村東頭到村西頭,像一個無所事事的浪蕩子,把田間地頭、大道阡陌上的浮塵灑向天空。浮塵在天空中盤旋,一部分隨風飄向遠處,一部分落在老屋青瓦上、落在莊稼人的發(fā)梢、臉頰上。我們村的每個人看起來都是灰頭土臉,面無血色,別人很容易通過莊稼人的臉色洞穿我們村的貧窮。這都是風的惡作劇,它在村莊里是個欺軟怕硬的家伙,專揭窮苦人的傷疤,比如哪天把周六子家的草垛揭開了,哪天又把王百萬家的屋瓦吹落了……但這些并不是莊稼人厭惡它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風老是與炊煙作對,把一縷縷炊煙吹散、吹遠,讓汪家溝的氣息逐漸消逝。炊煙是什么?在我們村,炊煙是村莊溫軟的呼吸!
   一座座經(jīng)年的老煙囪里升起過太多的炊煙,每一縷炊煙中都蘊含了大量信息:關(guān)于村莊的生命脈絡,關(guān)于莊稼人的民生疾苦……炊煙想把村莊的疾苦告訴天空,同在一片天下,它相信老天會公平對待每一個行走在大地之上的窮苦人。它鉚足了勁向上升,但是很多時候,村莊與天空之間的信息傳遞都被風吹斷了。所以,天不知道我們村缺少糧食,云不知道我們村缺少雨水,我們村就這樣干旱了一代又一代,貧窮了一代又一代。
   窮則窮矣,我們村的炊煙卻從來沒有斷過。這說明汪家溝還沒有死去,炊煙是一座村莊活著的證明。別的村莊就從被風吹散的炊煙中窺探到我們村的秘密:“煮豆燃豆萁”,鄰村的莊稼人從汪家溝飄出去的炊煙中聞到了麥香,斷定麥子在汪家溝獲得豐收,便在地里灑下小麥種子,來年汪家溝的煙囪卻飄出大豆的香味。這是風給他們村撒的謊,另外一種解釋是:別的村種不出汪家溝的糧食;一座村莊有多少炊煙就有多少人氣,我們村的人從別村飄來日漸稀薄的炊煙中洞察到時事變化,斷定村莊之外的世界更加美好。一批又一批人跟著風跑了,村莊漸漸開始老去。
   炊煙中寄托的希望不言而喻,從莊稼人的生命軌跡中可以看出端倪。老祖父的做法直截了當:時至臘月二十三,一家人吃完晚飯,鍋碗瓢盆洗刷完畢,祖父便要跪在灶臺前禱告。禱告的內(nèi)容大概是,希望灶神爺?shù)教鞂m后告訴玉皇大帝,我們家如何如何貧苦,讓他老人家來年關(guān)照一下,然后點燃一把麥秸,說是送灶神爺上天。我那時候就知道,灶神爺是踩著炊煙進入天宮的。送灶神爺上天的儀式每年都會進行,炊煙也成了我們村的一朵祥云。
  
   二
   我小時候經(jīng)常站在南山崗子上觀察我們村。黃昏里的汪家溝,像一場金黃色的夢,一切都在銀灰色的炊煙下呈現(xiàn)出安詳?shù)淖藨B(tài)。土房子依舊破敗,似乎這些房子永遠都是那個樣子,我記事時破爛邋遢,直到我能諳熟世事,它們還是原來的姿態(tài)?;蛟S是我在用了“邋遢”這個詞語后,實在想不出更加準確的詞語描述它們,讓這些土房子理所當然地在我的記憶中成了一幅靜態(tài)的水墨畫。只是不知道,住在房子里面的,一直是不是我認識的那些人?這個問題我不能準確地回答,但它們在黃昏里升起的一縷炊煙讓我意識到,這座村莊一直是我認識的那個村莊。樹還是那樣高,飄出煙囪的炊煙觸碰到樹葉便四散而開,讓人分不清楚究竟是炊煙在樹中,還是樹在炊煙中。這個情景是小時候的夢境,虛渺而又實在,讓站在南山崗子觀望的我猶如站在云端。
   很多人認為,炊煙在大多數(shù)時間屬于黃昏,它在落日向大地投射最后一縷余暉時緩緩升起。我不想告訴他們,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很多時候,炊煙悄無聲息地升起來,像莊稼人做的一個又一個悄無聲息的夢。只有閑下來的人才能看到一縷銀白色的炊煙,在忙碌的莊稼人眼里,炊煙變成了忙忙碌碌的人聲、家禽和牲口的叫聲,變成了隨風漫過大岔梁青草芳香,變成了田地中金燦燦的麥苗……一村莊的人,面對著這些已經(jīng)發(fā)生或者即將發(fā)生的事情,渾然不知這些事情正漸漸走向灶膛、走向煙囪,最后像夢一樣飄向虛空的天際。
   我在村莊里是一個閑人,一個整天和牛羊為伴的人,所以我在研究炊煙的時候也在研究這些炊煙的締造者。但我很少參與進去,屬于我的那一縷炊煙老早被母親安放在灶膛中,等著我在恰當?shù)臅r候去添一把柴、燒一把火。我不能說自己在汪家溝沒有顧慮,經(jīng)常有一件事煩擾著我:我找不到屬于自己的那一把柴禾,太陽已經(jīng)催了好幾遍,我依然在院子里尋找自己的柴禾。我們村的天比別的村晚黑半刻鐘,我們村的莊稼人比別人多干半刻鐘的活,都是我一手造成的。但并不能因此說我是我們村的罪人,這件事有一個好處就是:我們村喝的玉米粥總是比別的村稠一點,這些稠出來的玉米面,就是在那半刻鐘種出來的。
   這樣的閑人在我們村不止我一個。村里的閑錘子都有一個特點:他們幻想有朝一日能夠走出這座村莊,所以他們不把大把的時間花在村莊的事情上,至于花到什么事情上了,人各有志,我也不知道。我記得母親在干完農(nóng)活后,還不得不做這樣一件事:總是從午休、或者是晚上休息的時間中抽出一兩個鐘頭,背上那個不知用了多少年的竹背簍,徑直走向張家洼。她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尋回我丟失的那一縷炊煙。那幾年,張家洼不見草木,黃山黃土,滿目蒼涼,這與我有直接關(guān)系。母親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頭,人手一把锃亮的鐵鏟,見到野草便連根崛起,拍掉沾在草根上的泥土,扔進背簍里。這個簡單的動作得重復千遍萬遍才能將背簍裝滿。這些草根便是我滿院子尋找的那把柴禾,它們被曬干后添進灶膛里,便能熬出一鍋香甜的稠粥。
   現(xiàn)在想來,我在描述炊煙是借用的“煮豆燃豆萁”這句話是錯誤的,它不適合我們村。在我們村,豆萁也是一種糧食,它養(yǎng)活了一村的牲口。我們村的炊煙往往是野草的呼喚,所以它是銀白色的,很純凈,像一汪清澈的潭水。這樣的領(lǐng)悟來源于我對我們村的研究,所以我敢說,炊煙不止于黃昏,只是忙碌中的人不曾發(fā)現(xiàn)。
   無論如何,我總覺得,只要汪家溝還能飄起一縷炊煙,就證明它還活得像模像樣。一個村莊的年齡可以從炊煙中看出端倪,就像人的呼吸一樣。年輕的村莊,升起的炊煙往往是銀白色的,像我小時候在汪家溝看到的那樣;老邁的村莊,升起的炊煙往往會變成黑色,也不會從中聞到麥香,取而代之的則是煤炭等令人頭暈的味道;如果一座村莊再也看不到一縷炊煙,說明它已經(jīng)完全死去?!皶釙徇h人村,依依墟里煙”,“村”和“煙”其實是一回事。
  
   三
   有幾年時間了,我在汪家溝再也沒有看到一縷像樣的炊煙。風繼續(xù)吹刮著溝兩側(cè)的田野,草兒黃了綠、綠了又黃,這片土地上的一切事物都照著原來的姿態(tài)發(fā)展,除了人和人畜共生的村莊。無情的西風,少了一些感知它們、厭惡它們的人,也顯得落魄孤寂,仿佛這個村莊的一切事物在炊煙落下的那一刻停滯了。這片土地上的一些東西在年復一年地等待著一群人,這座村莊的一些事物在等待著一縷炊煙,土墻、木頭、阡陌……
   意識到這個問題時,我正走在盤旋在半山腰的鄉(xiāng)間土路上。我的突然出現(xiàn)讓這座村莊猝不及防,來不及發(fā)出幾聲敷衍的牛哞、來不及升起一縷簡單的炊煙……村莊顯得寂靜而又疲憊。我像一個干活晚歸的莊稼漢,眼前的景象令人頹廢,腳下這條走過百遍千遍的土路怎么也走不到盡頭。我不知道這條路的盡頭在哪里,潛意識中,這條路一頭連著溝口大路,另一頭連著我們家一院破舊的土房子。
   在這幾年里,汪家溝少了多少種地的人,那些孤零零的灶膛少了多少為它們添一把柴禾的人。很多灶膛都是在某個時刻孤獨地倒下,沒有人推,也沒有風刮。村里一些人在搬走之后,把原來的土房子賣掉了,幾千塊錢或者是幾百塊錢,曾經(jīng)花費大力氣夯起來的土墻成了羊群、牛群、野狗抬腿撒尿的場所。聰明的莊稼人把村莊留給了牲口。
   還有幾戶人家不太愿意搬走,比如父親,他們似乎找到了一個留守村莊的借口。一座村莊僅憑這幾個人升不起一縷像樣的炊煙,沒有炊煙的村莊無法令人回到遙不可及的多少年前,村莊像被人隨意仍在荒野中的破爛物件。
   我又站在了南山崗子上。我渴望聽見汪家溝的聲音:人呼喊的聲音、牛哞的聲音、狗叫的聲音……我渴望看見一縷銀白色的炊煙,從那些古老的煙囪里升起來,像一面旗幟;我渴望汪家溝像母親一樣,張開溫軟的臂彎,將我輕輕攬進懷里。這一切我都沒有看到。母親準備給我做一頓可口的漿水面,折騰許久終于生起一縷灶火,從煙囪中升起來的煙像黑暗的夜晚,那煙不能叫“炊煙”。我猜想,肯定是父親因為貪圖便宜買到了劣質(zhì)煤。另外幾戶人家,因為受不了廉價煤的折磨,老早就改用了電氣化鍋灶。母親苦苦支撐著汪家溝這縷炊煙。
   是汪家溝沒有留住炊煙,還是炊煙沒有留住汪家溝,我糊涂了。我有一種擔心,害怕多少年后,“汪家溝”這個名詞僅僅是一個溝名而不是一座村莊。
  

共 3493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小小村落,裊裊炊煙,路上一道轍……美妙的意境把讀者帶進了《汪家溝的炊煙》。散文用第一人稱的寫法,回想家鄉(xiāng)汪家溝的煙囪中只要升起一縷炊煙,愛傳播信息的風兒就會把這個村莊的一些消息及時透露出去,里面有麥子和大豆的香味,還有人呼喊的聲音、牛哞的聲音和狗叫的聲音。風讓這些汪家溝的秘密在大地上奔走相告,讓遠處的一座又一座村莊知道??梢哉f炊煙是家鄉(xiāng)的一朵祥云,是村莊溫軟的呼吸,是一座村莊活著的證明。但在這些年里,一批又一批的人跟著風兒跑了,村莊漸漸開始老去。村里一些人搬走之后,把原來的土房子賣掉了,很多灶膛都是在某個時刻孤獨地倒下。如今的汪家溝少了許多種地的人,村莊顯得寂靜而又疲憊,像一個破爛物件被人隨意地仍在了荒野中,炊煙不再。也許多少年后,“汪家溝”這個名詞僅僅是一個溝名而不是一座村莊。文章以講述故鄉(xiāng)農(nóng)家炊煙的話題起筆,邊敘邊議,且行且思,生動形象地描述了故鄉(xiāng)村莊的前世今生與發(fā)展變化,感悟深厚,文筆優(yōu)美,情景交融,畫面感強。透入骨髓的筆,起落間,回眸一看,都是村莊風風雨雨、生活春秋和社會變遷的真實寫照。文情并茂的作品,滿滿的美感,字里行間滿含著濃濃的鄉(xiāng)情鄉(xiāng)誼,展示出胸中的斑駁人生、歲月輪回與活色生香,都是記憶中最美好的珍藏。品讀佳作,感悟人生,問候作者!傾情推薦文友共賞?!揪庉嫞喊财届o好君】【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102240001】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安平靜好君        2021-02-24 06:38:04
  拜讀醉總美篇,點贊您的不凡才華,分享您對故鄉(xiāng)的情懷。
   歡迎您投稿柳岸花明社團!
回復1 樓        文友:醉里清風        2021-02-24 18:01:42
  感謝安平社長精彩準確的編者按,按語中鼓勵很深,當努力以報柳岸。問好祝安!
2 樓        文友:安平靜好君        2021-02-24 06:41:28
  優(yōu)美的文字,清晰的段落,引人入勝,令讀者心曠神怡,連連贊嘆!
   對家鄉(xiāng)的感情不知所起,卻一往而深……寫得真好!問候總編!學習,感佩!
   祝福您寫作快樂,生活幸福,佳作不斷,盡情綻放柳岸!
3 樓        文友:志華        2021-02-24 15:53:58
  讀醉總的美文《汪家溝的吹煙》,眼前仿佛炊煙裊裊升起。它是那樣寧靜,靜得讓我心驚,看似波瀾不驚,禪定之處,卻于天地間大有聲響。那寧靜的炊煙,正是一洗浮躁鉛華之氣。散文神奇、美妙,靈動、清新。我從美文中,讀到了對家鄉(xiāng)的回憶和思念,悟出了對家鄉(xiāng)的美學意義上的觀照。志華拜讀醉總美文有感。祝福常在!
回復3 樓        文友:醉里清風        2021-02-24 18:02:21
  感謝志華老師駐足留墨鼓勵,當再努力,問好祝安!
4 樓        文友:劉柳琴        2021-02-24 16:00:01
  欣賞總編深情的佳作,受益匪淺!為佳作點贊!
敬請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復4 樓        文友:醉里清風        2021-02-24 18:02:46
  感謝劉社駐足留墨鼓勵,當再努力,問好祝安!
5 樓        文友:北方天馬        2021-02-26 15:53:34
  一縷炊煙寄深情,萬千往事入云飄,誰料今朝風雨烈,青山著意化為橋
回復5 樓        文友:醉里清風        2021-05-06 11:14:26
  感謝老師駐足留墨鼓勵,祝福一切安好!
6 樓        文友:山雨瀟瀟        2021-03-02 11:28:22
  村莊離去,炊煙消逝。這是時代變遷的必然!可是,那份對村莊的依戀,注定要留存在一代的心中,像一首老歌,亦或一壺老,酒,唱響著漸行漸遠的日子,散發(fā)著一路的醇香。我的父親依然居住在山里,他說他習慣了山里的清靜。其實,我知道,山里除了清靜,還有曾經(jīng)的熱鬧,牛哞的聲音,犬吠的聲音和公雞打鳴的聲音,村莊是清靜的,更是熱鬧的。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那份山水情懷還在,因為,村莊是根、是夢、是源動力。無論走到何方,身在何處,總有那么一根長長的線,一頭連接著村莊,一頭連接著自己?;蛟S有那么一天,村莊會成一個溝名,但,她永遠留存在心中,指引著我們一路前行,那銀白色的炊煙,一定會化作一份綿長的思念,四處飄渺……感謝作者的無私分享!拜讀了。
回復6 樓        文友:醉里清風        2021-05-06 11:14:49
  感謝老師駐足留墨鼓勵,祝福一切安好!
7 樓        文友:黔靈山人        2021-05-04 22:04:07
  此類懷舊文章可謂多矣!如果把“炊煙”作為一種象征的話,此類文章的作者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知道自己懷念的其實不是“炊煙”,而是年少時期旺盛的生命力。假如現(xiàn)在讓他們到那依然飄蕩著炊煙的地方去熏上一熏,保證跑得一個都不剩。這可不是瞎猜猜,看看那些奔赴云南貴州川北西藏貧困落后地區(qū)的內(nèi)地游客吧,帶回大量的攝影美景,津津樂道,然而你讓他鉆進土屋或是氈房住一個月,他不干。他怕虱子臭蟲蚊子,他吃不慣伙食,那臭烘烘的茅房他也蹲不下去。如果再命令他上山打柴摟草,回來燒火,好讓煙囪冒煙,他們,我想,他們多半會哭。特別是女人,鐵定哭得稀里嘩啦。
回復7 樓        文友:醉里清風        2021-05-06 11:18:32
  老師的評論很中肯,也很有見解,更加現(xiàn)實。確實是這樣,如果將我置身在村里,我也或許如同老師說的一般。正如老師所言,這類文章的作用,在于懷念那時候的生命力,那些美好時光。更重要的,在于記住一段歲月。問候老師!
共 7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