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當好舅舅有學問(散文)
由于時代的發(fā)展變化,過去的舅舅比較好當,如今的舅舅實在難當,若想當好舅舅更是難上加難,這里面充滿了學問。有志于當好舅舅的退休干部、教師們組織了“舅會”(舅舅學問研究會)微信群,討論研究當舅舅的新形勢、新問題、新學問、新對策。我在其中經(jīng)常參加學習交流,聯(lián)系自己的人生實踐有了一些心得體會,寫出來想讓榮任“舅舅”的讀者們能夠做到開卷有益。
母親的娘家人爹娘終會老去,舅舅就成了母親娘家的依靠,母親倘若有了什么難處,往往也是舅舅趕來撐腰做主,因此母親就會對子女灌輸舅舅的好,孩子也會因此受到?jīng)Q定性的影響。我的媽媽給我從小就灌輸“娘親舅大”的民俗古理,她說,在所有親戚關(guān)系中,從古到今,天大地大舅舅最大。因為舅舅和媽媽是同個血緣關(guān)系,所以外甥和舅舅擁有一半的相同基因,外甥在長相和性格上很多都像舅舅,甥舅親,骨血親,打斷骨頭連著筋。舅舅是和媽媽最為親近的人,也是代表娘家人說話的人,舅舅代表的是媽媽的利益。兒子雖然和叔伯血緣同樣親近,但在家族利益和財產(chǎn)繼承上難免產(chǎn)生矛盾,卻和舅舅不存在利益沖突,且血緣關(guān)系最近,舅舅自然而然便成為了外甥最信任、最可依靠的人。
?我長大后,耳濡目染,見識到了舅舅在我們鄉(xiāng)村的尊貴地位。在逢年過節(jié)設席款待眾親戚時,酒桌上各位親戚的座次極有講究,每當有娘舅出席,往往要坐在上首。
舅舅的的權(quán)力非常大,舅舅的姐妹若要離婚或改嫁的話,舅舅擁有很高的話語權(quán)。外甥們的分家析產(chǎn)、外甥的母親養(yǎng)老待遇以及后事處理也都是舅舅說了算。爹死隨便埋,娘死等舅來!舅舅在母親的喪葬問題上處于首要的地位,第一個通知就得是舅舅,舅舅是代表娘家的話事人,還得由長子親自前去磕頭報喪,而且喪事辦幾天應該怎么辦,也得由舅舅決定。如果舅舅不答應,棺木都不能抬。娘舅家人未到,絕對不能火化或者下葬。娘舅家人來到村口時,外甥與媳婦必須重禮迎接,一步一磕頭,稱之為“接車”,如若認為不孝,就又打又罵,稱之為“出氣”,而且在喪事上沒有舅舅都不能開席。
若有什么家庭矛盾或者兒子分家的時候,就會叫舅舅來主持。舅舅作為一個局外人,對幾個外甥一樣親,能夠做到比較公平合理的態(tài)度,所以外甥們一般都很尊重舅舅的決定。
天上雷公,地下舅公。雷公在民間歷來是懲奸除惡的神靈,舅公在農(nóng)村公認是剛正不阿的象征,親娘舅惹不得!母親如果和子女之間發(fā)生矛盾,往往有舅舅出面進行調(diào)解。舅父的權(quán)威在這時高過父親,特別是在管理、引導兒女盡孝、分家的問題上,當有一些兒女對父母特別是對母親不夠孝順或出現(xiàn)家庭財產(chǎn)糾紛的時候,往往當母親的會請來孩子的舅舅。舅舅前來主持公道的時候,手里一般提一根棍子,外甥不聽話,可以一棍子打過去,令一些不孝子女談“舅”色變。所以,就有這樣的童謠:“媽親舅為大,外甥要聽話。舅舅訓外甥,好好孝敬媽。如果敢犯犟,就把屁股打。”也有這樣的俗話:“舅舅棍子,專打不孝;舅舅掄棍,打了白打?!痹谵r(nóng)村的習慣中,舅舅教訓外甥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就算舅舅打了外甥,外甥也不敢存在芥蒂反而會表示更親。從這點來說是其他親戚不能比的,舅舅疼外甥是實打?qū)嵦邸?br />
舅父由于對外甥的撫養(yǎng)成長、進入社會和婚姻等人生大事負有特殊責任,并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以對外甥也有一定程度的權(quán)威。外甥一遇到什么過不去的坎兒,舅舅都會第一時間毫不猶豫地站出來幫忙,幫著外甥出謀劃策、渡過難關(guān)。當外甥遇到喜事時,也會第一時間通知舅舅,找舅舅來替自己張羅辦事。外甥舉行婚禮,舅舅要坐在上面受到新人的拜禮。在婚宴上,舅舅要坐主位,外甥要給舅舅行三跪九叩的大禮,舅舅方才動筷子。
外甥女出嫁的時候,舅舅的責任更大于父母,必須要舅舅背著外甥女上轎或上車。而且舅舅還要到男方家里安置坐席,擺明態(tài)度給外甥女撐腰,中間有什么商議的事情也全由舅舅來代表。
甥舅之間血濃于水的親情,遠比與叔叔伯伯的關(guān)系更要親近。
按照我們農(nóng)村傳統(tǒng)習俗,在正月初六到初九(初六或初九居多),當舅舅的要給外甥送兩個大紅燈籠,還有十支蠟燭,寓意好事成雙,十全十美。舅舅通常是用整根甘蔗把燈籠挑在兩頭,擔在肩上送給外甥,寓意外甥未來的日子節(jié)節(jié)甜。若沒有甘蔗則用竹篙代替,寓意節(jié)節(jié)高?!八蜔簟绷曀?,是寓意前途光明、幸福美好,以此表達舅舅的衷心祝福。正月十五傍晚,外甥要恭請舅舅到外甥家中赴宴謝恩,打著燈籠遠道迎接舅舅上門。外甥在前面打著燈籠照著舅舅走路,以表示對舅舅的孝敬。所以就有了一句歇后語:外甥打燈籠——照舅。照舅諧音照舊,寓意外甥與舅舅的情感,一生照舊,永遠不變。外甥把舅舅接到家后,便把燈籠掛到自家大門上,以示吉祥。在老社會的我們農(nóng)村,“外甥打燈籠照舅舅”這個民俗根深蒂固,無論貧富,一概遵行。貧窮人家,哪怕舅舅只送個紙糊的小燈籠,也不會不送。外甥就是請舅舅喝碗稀湯,也不敢不請。
?我的媽媽只有一個親弟弟,所以,我就只有一個親舅舅。?俗話說,外甥像舅舅。我長得也很像舅舅,舅舅待我比親兒子還親。我五歲的時候有個寒天住在舅家,和表哥并肩躺在一起睡覺,舅舅逼著表哥下床撒尿。我也要下床,舅舅卻把我按在床上不讓下來,叫我蓋著被子尿在草褥上,生怕我受涼感冒。舅舅家很窮,平時沒有鹽吃。只要我去他家吃飯,他必定把我當成最尊貴的客人對待,想方設法也要用碗底座圈借回一點鹽來讓我一個人吃,生怕我受到一點委屈。我1963年考上初中時,因無錢交十二元的書籍學雜費,母親就不讓我上學了。我的舅舅得知這個消息后,就來俺家和我母親吵了一架,又耐心說服她同意我繼續(xù)上學。他回去變賣了家中僅有的口糧,替我交上了學雜費。因為我的父親下世早,所以俺家的大事都是舅舅替我的母親最后拍板。
我從小就特別喜愛舅舅,對舅舅有著特殊的感情。童謠說:“正月里,不剃頭,正月剃頭死舅舅”。我怕死舅舅,就必定在二月二龍?zhí)ь^時才乖乖剃頭。童謠還說:“小外甥,打燈籠,正月十五照舅舅。請來舅舅吃宴席,撲通撲通磕響頭。”我把這首童謠銘記在心,每年都按時“照舅舅”。雖然舅舅很窮,只是送我一個紙糊的小燈籠,我也感到特別珍貴;雖然我家也不富裕,只是請舅舅吃一頓家常便飯,舅舅也感到非常開心。我當兵退伍回到家中,口袋里第一次有了“巨大財富”,我拿出了“巨資”舉辦“打燈籠照舅舅”的隆重儀式,以報答舅舅對我的天大恩情。我在宴席上對舅舅長跪不起,舅舅把我緊緊地摟在懷里,甥舅倆抱頭痛哭,一切真情實感都化在了沒有語言的行動之中。
如今有的年輕人連父母都不想孝敬,更別提孝敬舅舅了,對“打燈籠照舅舅”這個傳統(tǒng)習俗更是不屑一顧,嗤之以鼻。這個表達尊老敬老的傳統(tǒng)民俗現(xiàn)在已經(jīng)難以見到,只是成為了老人們的遙遠記憶,但我總是覺得若是丟掉了這個敬老習俗實在可惜。
我從小就非常崇敬舅舅的尊貴地位,夢想我早日也能當上舅舅。但是,這舅舅也不是誰想當誰就能當上的,父母不給你生有姐妹,姐妹不出嫁生有子女,你能當上舅舅嗎?有的人因為沒有姐妹或姐妹沒生育子女而當不上舅舅,實在是人生中的一大缺憾。
我萬幸有一個比我年長十七歲的親姐姐,姐大如母,我是在姐姐的胳膊上笑的,是在姐姐的懷里睡的,是在姐姐的背上長的。我和姐感情極深。姐姐養(yǎng)育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有四個人叫我親舅舅,終于實現(xiàn)了夢寐以求的愿望,我是多么地驕傲和自豪!當聽到我的小外甥喊我舅舅的時候,我激動得眼淚都流下來了。面對長得很像自己的小外甥,當舅舅的能不激動嗎?當舅舅的感覺真好!那一刻,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當舅舅的感覺其實就是半個爹的感覺,是一種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幸福感覺,在不曾擁有自己孩子的時候,就提前明晰了什么叫父愛與關(guān)懷,什么叫擔當和責任,一種當舅舅的豪邁氣概油然而生,我下決心像舅舅疼愛我一樣去疼愛自己的外甥和外甥女。
我覺得對外甥關(guān)心、疼愛、舍花錢就是個好舅舅,就把心都掏出來關(guān)愛他們,買玩具,陪著玩,爬在地上當馬騎,騎到脖子上去看戲,馱在脊背上去趕集。買衣服,買文具,舍得花錢買買買,盡我的最大努力去滿足他們的任意要求,哪里舍得點一指頭,我姐要打我都攔著。聽到他們奶聲奶氣地叫舅舅,我的心就甜得融化成了大海一樣的蜜水。
等到他們長大成人后,世事變了,就像婆媳關(guān)系被顛倒了一樣,舅甥關(guān)系也隨之被顛倒了,舅舅的權(quán)威蕩然無存,外甥成了小皇帝,外甥女成了小公主,舅舅由“惹不得”變成了“不敢惹”,已經(jīng)過了“舅舅拿棍子訓外甥”的年代了。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后,西風猛刮,傳統(tǒng)的一套被很多年輕人無情丟掉,舅舅的權(quán)勢無影無蹤,但舅舅的義務依然存在,在給外甥們分家析產(chǎn)、維護姐妹的養(yǎng)老待遇以及后事處理等方面就格外難辦了。正如1985年放映的豫劇電影《倔公公犟媳婦》中當舅舅的一段唱詞:“為人在世莫當舅,當舅的任務就是稠。自家的心還操不夠,外甥分家也得舅出頭。都是姐身上掉下的肉,分不公就要結(jié)怨仇……這頭壓,那頭扭,推推搡搡向前走。真不行,哎哎,叫他們捏蛋把簽抽。反正是好賴人都是他舅,哎,也不知哪一朝把這規(guī)矩留?!?br />
河南省曲劇團演出的現(xiàn)代戲《酷情》講述張大娘早年守寡,含辛茹苦地拉扯兒女長大成人。然而,除女兒賢良孝順外,三個兒子都是“娶了媳婦忘了娘”,兒媳們爭相虐待老人,兒子們或助紂為虐,或隨聲附和,或無可奈何。舅舅用盡各種辦法,都沒有效果……這個戲去農(nóng)村演出,臺下的老年觀眾總是觸景生情淚流不止,聯(lián)想自己的遭遇,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豫劇電影《花喜鵲》,是根據(jù)發(fā)生在豫北山區(qū)安陽市郊區(qū)東風鄉(xiāng)西潘流村的一件真實事件改編而成,講述勤勞善良的普通農(nóng)婦李苦妮早年喪夫,她含辛茹苦將三個兒子拉扯大后,兒子們卻互相推諉,不盡贍養(yǎng)老人的義務,并虐待老人。舅舅趕來教訓外甥,并采用輪流的辦法贍養(yǎng)老人。七十三歲的李苦妮后來被迫離家住進了破廟??h法院巡回法庭在老人上吊臨死之際,及時對她進行搶救,并對三個不孝之子給予法律制裁,保障了李大娘的權(quán)益。戲劇的結(jié)尾是為了給觀眾一個光明的結(jié)局。試問一下,她的三個兒子進了監(jiān)獄,三個平時就對她特別虐待的兒媳婦能夠善待老人嗎?老人與她們朝夕相處,還能生活下去嗎?全是假的!真實的情況是吳井只老人最終在兒子面前服毒自盡,含恨死去。現(xiàn)實中,老人越是經(jīng)官動府、法律執(zhí)行,就越會下場更慘。老人的弟弟在使用了各種辦法不見成效的情況下曾經(jīng)勸說老人:“你還不如去住敬老院呢!”可老人卻說:“我養(yǎng)了三個兒子,卻去住敬老院,實在丟不起那人!”我認為如果真從考慮老人今后的歸宿著想,法院應當判三個兒子同出贍養(yǎng)費,讓老人到敬老院頤養(yǎng)天年,這才是老人最好的歸宿。
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養(yǎng)老問題已成為關(guān)系到我們每個人現(xiàn)實與未來的大問題。目前的社會養(yǎng)老保障制度和社會福利體系還很不完善,我們應該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養(yǎng)老觀念,要認識到有兒有女的再把老人送到敬老院并不是不孝順,也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
戲臺上表演的只是冰山的一角,在社會現(xiàn)實中,這樣的事例十分普遍,屢見不鮮。社會的形勢變了,舅舅的權(quán)力變了,但舅舅的任務沒變,在維護老年姐妹的養(yǎng)老待遇方面,當個舅舅真難,要想當個讓姐妹和外甥們都滿意的好舅舅,更是難如上青天!
我和姐姐感情至深,我的姐姐在陜西銅川煤礦當?shù)V工家屬,我在河南武陟老家工作,雖然相隔千里,但彼此掛牽,心心相通。我姐夫下世早,姐姐一個人含辛茹苦拉扯大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我當兵轉(zhuǎn)業(yè)后,在縣糧食系統(tǒng)工作。我生怕外甥們吃不飽,就想方設法節(jié)省食油、節(jié)省定量指標,換成了全國糧票,給我的姐姐捎去,以我的微薄之力為姐姐分憂解難。1975年的春天,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帽與綠軍裝在社會上特別特別珍貴,大外甥想要我從部隊轉(zhuǎn)業(yè)帶回的唯一的一套綴著鮮紅的帽徽領(lǐng)章的新軍裝,雖然我想珍藏起來作為終生的紀念,但面對大外甥渴望的目光,我就毫不猶豫地送給了他。
我作為舅舅,對有自己的一半血緣關(guān)系的外甥們特別疼愛。在新的形勢下,我放下了長輩的架子,撲下了身子,和外甥們平等地交朋友,關(guān)系依然親密。等他們長大了,我作為人生的先行者,在他們的人生旅途上,和他們隨時溝通,分析利弊,言傳身教,循循善誘,用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現(xiàn)身說法,告誡外甥們不至于走彎路、走邪路,然后指導他們,幫助他們,朝好的方面發(fā)展。姐夫下世后,我積極協(xié)助姐姐教育孩子,指導他們?nèi)松P(guān)鍵的幾步。在他們與姐姐有矛盾的時候,我代言外甥的心聲,站在公正的立場上化解分歧,使家務事能夠得到和諧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