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戀】話說立秋(隨筆)
滿天的陰云中立秋而至,隨后沙沙的雨聲里,依然生機勃勃的山野悄然變得沉穩(wěn)了許多,喧囂的世界也頓然安靜了許多。盛極而弱,說得一點沒錯,立秋過后,即使雨過天晴,酷暑的烈日仿佛被水淹過一樣,已失去了往日驕陽跋扈的氣焰,雖說余威尚在,但畢竟已如馴化的老虎,溫和了許多。真是立秋立見分明,暑退涼漸,天氣顯然有了早晚,清晨起來,移步野外,草叢里的露水不免打濕你的腳背,告訴你一個事實,立秋涼風至,可真是立竿見影呀!這不由得讓人感嘆老祖宗制定二十四節(jié)氣歷法的智慧與絕妙。
對子立秋,農諺有“立秋雨林淋,遍地是黃金”,又有“六月秋,樣樣丟,七月秋,樣樣收”之說,而今年立秋卻恰是非晴非雨的陰天,又逢農歷六月即將傳位七月的月末,看來今年立秋的這種情形,只能說介于農諺所說的兩可之間了,想必老天爺對農事的照顧也不會差。可不,立秋過后,秋雨迎面而至,旱了多日的田園喜逢甘霖的潤澤,果實飽滿,豐收可期,自是不必多說。
立秋過后,可謂“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野外的生靈也是深有感知。這不,家鄉(xiāng)人稱為棉了的寒蟬已經粉墨登場,在林間枝頭,在山野溝岔嘶鳴不已,此起彼伏,呼喚人們尚在熱伏未退之時,該為趨涼而寒的日子準備了。而家鄉(xiāng)人稱作知了的夏蟬,無疑感到時不多日的危機,正是抓緊最后太陽灼熱的時光,盡情放聲它謝幕前的高歌。這種奮力的唱和一直到人們夜晚燈火的點亮。而晚上,人們睡覺不得不蓋上單薄的被單捂肚了——因為季節(jié)變換,脾胃虛弱,寒涼侵襲易于成疾,正所謂“秋不露肚”就是這個道理。深夜里悄然掛滿野外的清露,則全然不顧人們享受清爽的沉睡,正比對著闊天繁星的閃爍,聆聽著蛐蛐們拉深幽夜寂靜的嘹亮,等待夜空里牛郎織女的靠近,步入鵲橋鋪架的浪漫里,在七夕的夜晚相擁而泣,吐露一年分離的相思之苦與萬般衷情。孩子們總是喜歡瞪著雙眼,不厭其煩聽大人們講述這最傳奇的故事。聽完披件小褂佇立庭院,好奇地望向浩瀚而深邃的夜空,搜尋遙天上牛郎織女約會的動人場景。這從另一個側面來說,不容置疑的是立秋開啟了一個最感人的季節(jié)。
放眼枝頭的累累碩果,以及隨后次第層染的多彩斑斕可謂直擊人心,要不,古人怎么會留下那么多詠秋感懷的詩文?唐代詩人劉言史就有“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這樣很具象的描寫。明代才女夏云英則是一筆“秋風吹雨過南樓,一夜新涼是立秋”,寫盡立秋氣象的典型特征。宋人王禹偁描寫細致的“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卑褜馇锞吧男蕾p之情躍然紙上,而大詩人杜牧更有秋深“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歡喜。
秋已來臨,當以慶賀。歷經夏日的酷熱,幾個月減弱的胃口,飲食清淡,消瘦難免,不少人會去稱一稱自己減重的身體。趁著涼意,聚攏于涼棚下,或圍坐庭院里一起吃西瓜,這叫咬秋,由此抒發(fā)暑熱退去的愜意,更是秋臨豐收的喜悅。當然,飲食也該有所調節(jié),餐桌上多一些葷菜,講究溫補必不可缺,不僅是為找補回虧空的身體,更是為繁忙的秋收和未來的寒天作儲備。記得小時候沒什么好吃的,而這時候紅苕玉米幾近成熟,我和小伙伴們就會偷著刨一窩紅苕,掰上幾個玉米棒子,在無人的角落里挖一個簡易的小土灶,拾上野外的干柴枯草點燃,費盡周折將紅苕玉米烤熟了吃,在耍玩娛樂中慰勞打開的腸胃,滿足貪吃的小饞嘴。手忙腳亂于煙熏火燎中,常常臉上被抹上一道道黑灰,活脫脫一個個花貓似的,相互取笑。
說到立秋,常言有“秋不涼,籽不黃”的說法,可見立秋還是一個收獲的標志,隨著秋風涼襲,五谷實盈,瓜果飄香,多彩之象惹目,讓人流連。你會看到,田間地頭,農家庭院,到處呈現(xiàn)曬秋的圖景,曬金菊,曬干果,曬辣椒等等,因地域物產和習俗而不同,我的家鄉(xiāng)此時卻是正在曬花椒。從盛夏的七月下旬就開始,家鄉(xiāng)人頂著烈日,從渾身長滿尖刺的花椒樹上摘下一朵朵如瑪瑙紅的花椒,一直摘進這梧桐葉開始啟黃的秋天。摘回的花椒在陽光下晾曬開來,如落霞一片,如紅毯一幅,晾曬著農家人辛勞的收成,也晾曬著農家人幸福的好光景。
當然,秋來五谷豐登,人們不僅互助幫忙采收,更是不會忘了土地爺的恩賜,上香獻貢依然是不少地方的傳統(tǒng),講究嚴謹的定是會在立秋后第五個戊日祭祀。這祭祀,是對天地自然的敬畏,是對和諧生態(tài)的崇尚??刹?,你不妨到我的家鄉(xiāng)來看一看,濃郁的花椒香,定能清洗你飽受都市污染物侵襲的肺,處處生機盎然的綠植則會清亮你的眼眸,而百鳥啼鳴的婉轉也會讓你癡迷陶醉,不久染遍山野的柿子紅更能誘惑你挑剔的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