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夢】縱橫天地春秋筆,留得人間翰墨香(隨筆) ——我的編輯出版生涯(散文)
伏案唯聞雨打棚,編書如舵破長風。
——引言
1989年年底,我從北京延慶闖蕩到京城后,我的夢想是在大報名刊成為一流的新聞記者,并利用這一職業(yè)(飯碗),閑暇之時繼續(xù)我癡迷的文學創(chuàng)作。事與愿違,命運之神與我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因中國人才報的停業(yè)停刊,我陰差陽錯地走進了出版行業(yè)。編輯出版的繁雜與艱辛是我沒有想到的。有一個小故事,可見編輯們的苦處:墓地里,三個骷髏聊天,第一個自我介紹說,我是圖書編輯累死的,你們呢?第二個說,唉,我也是,不過是餓死的。第三個不說話,前兩個就問他,喂,哥兒們,怎么著?第三個哭喪著臉說,我也是圖書編輯,不過,我還活著,干得比牛多,吃得比雞少。每天還得跟看門狗似的,生怕成本過高項目虧本……
我走進編輯工作之日,正值出版行業(yè)面向市場之時。編輯不僅是文化人,而且是經營者,要懂市場,懂讀者,具有多功能,是個多面手。追求最佳選題,最佳印數、最佳銷售,才能完成上級規(guī)定的指標任務……我只好全力以赴,還得把正常的休息日都搭進去。那些年,我腦海里沒有節(jié)假日的概念,以至于我年富力強時候,沒有把精力用在小說的寫作上。愧疚于我癡迷、追求了那么多年的文學。
然而,編輯的功勞功不可沒!出版──“人類良知的守夜人”并非虛言。圖書編輯可以與精英階層對話,這個特質造就了出版行業(yè)特別適合深度的溝通,適合于文化的積淀與積累,成就了人類的思想庫。社會上曾經出現(xiàn)過的價值觀或人生信念,常常是通過一本書或幾本書的流行,推出了讓全社會共識的一個前衛(wèi)的觀念,而圖書編輯是那個制造社會共識的前衛(wèi)觀念的人。當我認識到這些時,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一個星期天上午,我正在單位加班加點的編寫書稿。春雨淅淅瀝瀝下著,雨水順著屋檐流下來,落下一排排水滴,開始像斷了線的珠子,屋檐漸漸連成了一條線,像透明的珠簾,妙不可言。春雨貴如油,這場綿綿春雨將把大地染綠,將把河水熨暖,將帶來農家一個豐收年。想到這些,我便從文案站起,在窗邊吟誦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由此我脫口而出一句:“伏案唯聞雨打棚,編書如舵破長風?!贝蠼蠛拥暮叫锌慷媸?,而我從事的工作正是整理人類智慧之光,繼燃人類文明之燈火,我正是其中一員的使者。我的后半后交給了編輯出版事業(yè),既是生活所迫,亦是我醉心的事業(yè)。
我從中國人事出版社的助理編輯做起,先后擔任過編輯、編輯室副主任、編輯室主任、編審、主編等與文字有關的編輯出版工作,直到2012年正式辦理退休手續(xù)為止,才離開了編輯行當。我的編書夢想有三:一是希望我出版的書能夠辨識善惡、分清是非,讓讀者獲取正義感。二是升華精神境界,使人優(yōu)雅有教養(yǎng)。三是具有長久的文化價值,能“長命百歲”,不因時代的轉換而消失。
雖然現(xiàn)實工作與美好理想,有一段長長的距離,但我朝著“夢想”,盡力而為之。從1990年我主編第一本書《中國當代杰出青年》算起,20多年來,我作為責任編輯出版了兩百余種書,作為編輯室主任,經我策劃和復審的書稿達一千余冊?,F(xiàn)在盤點過去出版的書籍,常常令我汗顏,沒有出版什么驚世之作,倒是倒騰出一批“文字垃圾”。面對工作中的繁瑣與忙亂,往往是困惑與迷茫,更多的是無奈。殊不知,“無奈”便是“無賴”。長此以往,“無賴”便可轉化成潑皮,街頭行騙的痞子,乃至“文化流氓”。在職時,我與文友相聚時,自嘲道:“你想昏昏入睡嗎?我編的書勝過安眠藥,你看著看著便睡著了!”當然,這與我所供職的出版社出書范圍有一定的關聯(lián),上級要求我們出版人事考試、公務員教材類的書籍。
作為一個世俗職業(yè)者,我是個凡夫俗子,我要吃飯穿衣生存下去;但編輯出版的至高境界卻又時時地拷問我的良心,是否擔當起了傳承文化、傳播文明的責任。盡管我做得不怎么樣,但在我的編輯出版生涯中,我盡可能出版有文化品位的書。好在我是個編輯室主任,多少有些自主權。在一個喧囂浮躁的現(xiàn)代化的大都市里,我朝著營造一個寧靜、平和而又充滿生機活力的編輯室的目標而努力。心靈的寧靜,境界的提升,方能獲得靈魂的自在,方能啟迪人的良知,帶來溫馨和滿足。
在此,回顧我的編輯出版中“可圈可點”之處,也許后來人少走彎路,少些摸索,縮短工作崗位對你要求的距離。也許能從中借鑒些有用的東西,萌生出夢想與希望……
一、書里藏世界,文中映乾坤——書評集
我所編輯的書系人文學科范疇。在一個節(jié)奏日益加快,實用主義流行的環(huán)境下,人文學科的價值在諸多人的腦海中被忽視,在他們眼中人文學科大而無用,是虛無縹緲,紙上談兵。
然:國之興衰,其表在政,其里在文(哲學);一家之榮損,其表在業(yè),其里在德;一人之福禍,其表在運,其里在靈(靈魂)。
我們應該如何生存?如何生活?如何詩意地棲息在這個地球上?人文學科并不單單教人如何成功,而更重要的是教人如何質疑成功。如果沒有詩歌與小說,沒有繪畫與音樂,沒有……總之,如果沒有人文精神,沒有中華傳統(tǒng)文化,大家都游離在大道之外,都在自我功利之心的作用下,爾虞我詐,唯利是圖,每個人都損人利己,這只會加速整個人類的衰老與地球的滅亡。
故:書藏古今,打通天下。且不說:“辯口懸河,萬語千言常亹亹;詞源倒峽,連篇累牘自滔滔(《笠翁對韻》),只道是:一本書中藏世界,幾頁紙內映乾坤。
蓋:好作品讓人在平凡之處,發(fā)現(xiàn)不平的東西,帶給讀者身臨其境的美,給人生帶來溫暖與亮色。我曾在我所領導的編輯室,號召編輯們,不但要編好書,還要寫書評。我本人編輯出版的書,認為有文化價值的,想辦法在報刊發(fā)表書訊書評,以擴大影響。在此所輯錄的三則書評,是我供職中國人事出版社時,我擔任責任編輯的書。為了讀者的查閱方便,本節(jié)末尾的附文,刊載一些我在報刊發(fā)表書評文章的目錄。
1、重塑國人優(yōu)良性格──讀《北人與南人》
有人說,習慣養(yǎng)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這話不無道理。一個偉大的民族需要偉大的文化和健全的民族性格。在這世紀之交的競爭年代,弘揚個人性格中光彩的一面,避開劣勢和不利的一面,也許你的商機把握得更準更及時,你才能穩(wěn)操勝券?!侗比伺c南人》一書薈萃了魯迅、矛盾、周作人、沈從文、林語堂、郁達夫、張愛玲、曹聚仁等50余位著名作家的70余篇隨筆佳作。描述、分析了中國各地人的行為、性格和習俗。中華民族性格的優(yōu)質,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聰慧靈巧、刻苦耐勞”,一些人性格的劣質,如“自私自利、虛偽欺瞞、嫉賢妒能、愚昧無知”,在書中均有所涉獵。
此書多角度、多側面再現(xiàn)了中國人的性格?!丁靶l(wèi)嘴子”之迷》《山東豪杰》《秦腔》《河南巷小識》《米脂婆姨記》《吳儂軟語說蘇州》《飲食男女在福州》《武漢人的性格是怎么搞的》……一篇篇文章如一枚枚橄欖,浸潤出迷人的清香;或輕松幽默,通過調侃,化解人生的壓力和苦惱;或深沉睿智,憂患懺悔,警醒對未來人類命運的思考。
書中有七、八篇文章專門寫的是上海人。上海人“通達”“精明”,與當代人的現(xiàn)代理念十分合拍。明朝的上海金山衛(wèi)秀才徐光啟會綜合、會變通,善于處事、左右逢源。徐光啟不但與傳教士利瑪竇密切來往,合作譯文《幾何原本》,倡導西方科學文明,而且還不斷得到皇帝老兒的重用,在封建官場上也吃得開,官職做到了禮部尚書。徐光啟死后,崇禎皇帝輟朝一日,以示哀悼。靈柩運回上海安葬,始有現(xiàn)在的上?!靶旒覅R”一說。徐光啟開明好學,隨和通達,傳統(tǒng)文化不放棄,西方文化也學得來,他是名副其實的——精明的上海人!
當代上海人有一句口頭禪:“關儂啥事體?”(即“關你什么事”)。當代上海人的寬容,首先的并不表現(xiàn)為謙讓,而是表現(xiàn)為“各管各”。在道德意義上,謙讓是一種美好,但在更深刻的文化心理意義上,“各管各”——或許更貼近現(xiàn)代寬容觀??追蜃釉f,道德高尚的人追求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補、和諧與合作,而不是他們之間的雷同。相反,小人才同而不和,追求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一致單調和無差異,由此又會產生他們之間的不和,導致相爭相斗(“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各管各”,就是承認各自生存獨自存在的合理性,承認到可以互相不相聞問,比經過艱苦的道德訓練而達到的謙讓更有深層意義。為什么要謙讓?因為選擇是唯一的,不是你的就是我的,不讓你就要與你爭奪——這是大一統(tǒng)秩序下的基本生活方式和道德起點。為什么可以“各管各”,因為選擇的道路很多,你走你的,我走我的;不是你死我活、不是兩敗俱傷,而是互補互利,績效雙贏——這是以承認多元社會為前提而派生出來的互容共生契約。
中國人不僅在外國人眼中是個謎,就是中國人自己看自己,也常是霧里觀花,有困惑茫然感。在特定的王朝,也會出現(xiàn)“正不壓邪”的情況。該書《上海人的社交實質和消費性格》一文,對舊中國十里洋場、燈紅酒綠的上海,作了鞭辟入里的揭露。舊上海,醉生夢死,“丑陋的中國人”狎妓嫖娼、一擲千金、媚富賤貧、趨炎附勢?!皬臉翘灭^園眾生百相中,我們可以揣摩到那些終日沉湎于這個銷金窟中的人們與眾不同的生活心態(tài)。人們似乎都在街上大把地撈錢,又在街上盡情地把它們揮霍掉。賺錢時人人瘋狂狡詐,揮霍時個個紙醉金迷。錢是不明不白地來了,又不干不凈地去了。表面上你來我往,人情依依,但實際上所有人的五情六欲都為金錢左右著,有多少真實的人情可言!賺得越多越神氣,花得越多越體面,就這一點來說,四馬路便是晚清上海人的一部生活教科書,它告誡人們,在近代商業(yè)社會中,人生的全部意義不過是一場從賺錢到花錢的競賽,酸甜苦辣,富貴卑賤唯此是依。”……由此觀之,如何認識、喚醒、保護并弘揚民族性格中具有光彩的、優(yōu)質的東西,抑制并摒棄劣質和流弊,是當今文明建設中的一項重任。毋庸置疑,只有批判地繼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華民族素質才能不斷得到提高,民族性格才能不斷得到凈化,思想境界才能不斷得到升華。
人創(chuàng)造了文化,文化又造就了一代代人。文化的具體體現(xiàn),或許該稱之為淵博寬闊的容納、學識、創(chuàng)造力。代表一個地域的文化特征,則集中表現(xiàn)在人的精神品質。該書中的《各領風騷——中國人才分布地理》,論述了人文地理等諸因素對人才分布的影響,附錄了漢唐、兩宋、明清人才分布表以及狀元、杰出專家學者統(tǒng)計表,對人才興盛衰亡的規(guī)律作了可貴的研究探索。
該書引古今中外,據典章故事。就內容而言,取蕓蕓眾生相,寓深奧的道理于淺顯的事實,溶民風民俗于人性人情中,不失為解讀人生之書。就形式而言,或生動活潑,或深沉老道,自然生動、情理交融,不失其為有趣味的散文珍品。
注:魯迅等著<<北人與南人>>、中國人事版1997年12月出版/此文載<<博覽群書>>雜志.1998年4期。
2、生逢亂世歷風霜,鐵馬冰河為救亡:《一個老八路的詩文人生──閻學增詩詞選》
該書收集了作者從1937年到1998年的作品。這些真切、感人的詩詞,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人民60年來爭取解放的艱苦斗爭。開篇《述志》“投筆從戎去,壯志擊東胡。寧作刀下鬼,勿為亡國奴”,展示了他參加八路軍,決心為民族解放而獻身之時的心境??谷諔?zhàn)爭期間的《井溝初戰(zhàn)》記述了他參加第一次戰(zhàn)斗的情景:“又奉出擊令,我時兩手空。索一手榴彈,隨隊打沖鋒。激戰(zhàn)黃昏后,殲敵一個營。初次經征戰(zhàn),從此方知兵。”“七月魯西唱大風,梁山好漢請長纓。沖鋒徹夜英雄膽,殲滅整營鬼子兵?!边@些豪情、樸實的詩句,表達了樂觀主義精神,所描述的一幕幕抗敵場景,是人民戰(zhàn)爭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生動說明。
閻學增生前曾任北京詩詞學會副會長、《北京詩苑》副總編。1998年11月,閻學增以81歲高齡在北京逝世。該書是由閻學增先生的夫人王林英從作者生前自己收集、整理并注釋的近800篇詩詞手稿中,精選出450篇詩詞編輯而成的,可以說是閻學增自抗日戰(zhàn)爭開始以來61年間詩詞創(chuàng)作的代表作。
閻學增做詩填詞用字遣詞嚴謹,語言形象,耐人回味。讀他的詩詞,可以得到多方面的啟迪,從中獲取教益和力量。這本詩詞選的出版,是對他的紀念。該書由原中共貴州省委副書記、第六屆省政協(xié)主席苗春亭先生作序。
注:閻學增.著《一個老八路的詩文人生——閻學增詩詞選》中國人事版2006年1月出版/此文載《中國人事報》2006年3月。
3、一手拿《論語》,一手操縱計算機:《公務員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叢書》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