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蒙學(xué)旨要(隨筆) ——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育實驗教材
路不拾遺,由在上之有善政;
海不揚波,知中國之有圣人。
?——題記《幼學(xué)瓊林》
【前?言】?
語云:“建國君民,教學(xué)為先?!?br />
所謂蒙學(xué),即啟蒙的學(xué)問。作為蒙學(xué)的“小學(xué)”,其道理、宗旨亦在此。
《易經(jīng)》稱:“蒙以養(yǎng)正,圣功也?!蔽覀兊南热耸种匾暶蓪W(xué)教育。上古早期有秦漢時的《倉頡篇》、《凡將篇》、《急就篇》,晚近的有清朝的《弟子規(guī)》、《幼學(xué)瓊林》等。據(jù)《莊子·在宥》載:“昔者黃帝,始以仁義攖人之心”,即中國教育始于黃帝時代。我國蒙學(xué)教育非唯歷史悠久,更教材豐富,從周代的識字課本《史籀篇》,到近代傳播新學(xué)的《時務(wù)三字經(jīng)》,其數(shù)量不下近百種。
中華傳統(tǒng)蒙學(xué)教育源遠流長,為后人留下寶貴的教學(xué)經(jīng)驗和教材遺產(chǎn),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培養(yǎng)出一批又一批偉人、大士,文化文明優(yōu)越。本書集中輯錄的幾種蒙學(xué)經(jīng)典為:《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千字文》、《朱子家訓(xùn)》、《幼學(xué)瓊林》等。如上經(jīng)典不僅在中國廣為流傳,甚至在全世界都有極其重要的影響,特別是《三字經(jīng)》,已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兒童啟蒙教育的標準教材。
教育目的要通過一定的教育內(nèi)容來實現(xiàn),而教育內(nèi)容則依靠教材來體現(xiàn)。本教材選取中華傳統(tǒng)文化蒙學(xué)經(jīng)典為宗,旨在于中學(xué)生中倡導(dǎo)和弘揚華夏民族精神,鑄造國人品格,做一個名副其實的華夏人,現(xiàn)代人、文明人、成功人。所祈所愿所誠在茲,雖為實驗性質(zhì),而為師者之敬、之虔、之誠,誠未敢忘也。
泱泱蒙典,玉宇瓊林。蒙學(xué)懿訓(xùn),振耳發(fā)聵。先賢教誨至真、至善、至備,本書扼要點而張揚之。教材分“為人修身”、“余力學(xué)文”兩篇八章,謹輯、謹注、謹錄,述而不作,其宏旨要義自在焉!
?
目?次:
前 言
首篇?為人修身
導(dǎo) 語
第一章 孝悌
第一節(jié) “孝悌”釋義
第二節(jié) 古訓(xùn)
第三節(jié) 孝感動天
第二章 謹信
第一節(jié) “謹信”釋義
第二節(jié) 古訓(xùn)
第三節(jié) 一諾千金
第三章 仁愛
第一節(jié) “仁愛”釋義
第二節(jié) 古訓(xùn)
第三節(jié) 君子以劍自衛(wèi)乎
第四章 知與行
第一節(jié) 格物致知,博學(xué)篤行
第二節(jié) 知行學(xué)說與天人合一
第三節(jié) 知之非艱,行之唯艱
次篇?余力學(xué)文
導(dǎo) 語
第一章 天文地輿
第一節(jié) 天文
第二節(jié) 地輿
第二章??歷史章故
第一節(jié) 統(tǒng)系
第二節(jié) 宮廷
第三節(jié) 文階
第四節(jié) 武秩
第三章?科技歲時
第一節(jié) 科技
第二節(jié) 歲時
第四章?風情風習
第一節(jié) 祖孫父子
第二節(jié) 師生賓朋
第三節(jié) 禮儀風俗
后?記
首篇“為人修身”????????
【導(dǎo)?語】
很多年前,一位學(xué)生向著名的西班牙大藝術(shù)家卡薩爾斯討教“我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大提琴家?”面對雄心勃勃的年輕人,卡氏意味深長的回答:“先成為優(yōu)秀而大寫的人,然后才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大提琴家?!?br />
幾十年后的中國,北大校園,新的學(xué)期開始了,一個外地學(xué)子背著大包小包進了校園,實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邊,這時正好走過一位老人,年輕學(xué)子就拜托老人替他看一下包,而自己則輕裝去辦理手續(xù)。一個小時過去了,學(xué)子歸來,老人還在盡職盡責地看守行李。幾天后,在北大的開學(xué)典禮上,這位年輕的學(xué)子驚訝地發(fā)現(xiàn),主席臺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長季羨林先生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者。年輕人的心靈被深深地震撼了,不是為別的,而是為老先生那高貴的人格。
縱觀歷史,中外古今的無數(shù)名人大家都特別強調(diào)自己的為人修養(yǎng)。我國是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一直以重視“修身”著稱于世,為后人作出了光輝的榜樣。
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這既是他對子女的殷切要求,更是諸葛亮一生淡泊名利,忠心報國,俯仰社稷的如實寫照。
北宋寇準自幼喪父,母親臨終前送給他的詩句是:“孤燈課讀苦含辛,望爾修身為萬民。”兒子盡孝盡忠,忠孝兩全,終成一代賢相。
曾國藩在事功建立的過程中,非常注重完善自己的人格的修煉,同時以人格的修煉的完善來促進事功的建立。曾國藩的修身有五字:誠、敬、靜、謹、恒。誠,即誠實,誠懇,為人表里如一。所謂敬就是敬畏,人要有畏懼,人不能無法無天,要嚴于律己。靜,是指人的心、氣、神、體都要處于安寧放松的狀態(tài),不浮躁。謹,指的就是言語上的謹慎,不說大話、假話、空話,實實在在,一是一二是二。恒,是指生活有規(guī)律,飲食有節(jié),起居有常。這五個字的最高境界即“慎獨”,就是人應(yīng)該謹慎地獨處,也就是指在沒有任何人監(jiān)督的情況下,都要按照傳統(tǒng)道德的標準要求自己。
孔子的“修己以儆”、“修己以安百姓”,認為只有修養(yǎng)好自己的品德,才能嚴肅認真地對待一切事情,才能使百姓得到安定?!洞髮W(xué)》《中庸》更是把“正心”“誠意”“修身”提到了“治國”“平天下”的高度,認為“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同時強調(diào):“自天子以致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人,不一定是偉大的,但一定要崇高。
?
【第一章】孝?悌
【引言】??
“孝”是中國傳統(tǒng)倫理道德行為的稱謂。孝道是中華民族道德觀念的核心?!稜栄拧分姓f:“善事父母曰孝?!睎|漢許慎《說文》:“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孝,即奉養(yǎng)雙親,尊敬長輩?!抖Y記》稱:“何為人義?父慈、子孝、兄良、第悌?!笨梢姟靶ⅰ钡膬?nèi)核是一種人際親情,是處理家庭生活中長輩和兒女間關(guān)系的倫理道德原則。
?《論語·學(xué)而》:“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經(jīng)》謂:“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儒家認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教化的源泉,是為政的根本?!秶Z》曰:“孝,文之本也。”《左傳》“孝,禮之始也?!薄缎⒔?jīng)》:“夫孝……天之經(jīng)也,民之行也?!报D―《大戴禮記》:“夫孝者,天下之大經(jīng)也。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施諸后世,而無朝夕?!比缟现T說無不表明:“孝”是一切德行的起點和經(jīng)本,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且不局囿于某一時空的社會人倫根本法則。
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解釋為愛人即“仁者愛人”,而愛人的先導(dǎo)則是孝親,只有孝親才可能愛人。父母與孩子的親情是具有奉獻特點人際感情的源頭,這種親情關(guān)系也是倫理道德的起點。
一周一誦
1、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
2、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
【第一節(jié)】“孝悌”釋義
1、什么是“孝悌”?
【孝悌】孝,指對父母盡心奉養(yǎng)并孝敬、服從;悌,指對兄長要敬重、順從??鬃臃浅V匾曅研┳鳛閷嵭小叭省钡母?,提出“三年無改于父道”、“父母在,不遠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張。孟子也把孝悌視為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秦漢時的《孝經(jīng)》則進一步提出:“孝為百行之首?!薄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骸皦颜咭韵救招奁湫┲倚牛胍允缕涓感?,出以事其長上。”
漢武帝時,采納董仲舒的建議于元光元年(前134年)下詔郡國每年察舉孝廉者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職。被舉之學(xué)子,除博學(xué)多才外,必須孝順父母,行為清廉,沒有“孝廉”品德者不能為官,中國文化以孝治天下,故稱孝廉。不久﹐這種察舉就通稱為“舉孝廉”﹐并成為漢代察舉制中最為重要的歲舉科目,“名公巨卿多出之”,是漢代政府官員的重要來源。
“孝”,從它的造字看,上面一個“老”字,下面一個兒子的“子”,指兒子背負年長的父母。它表示的意義,即代代相傳。人世代代繁衍,我們就要效法父母、照顧父母、孝順父母,稟承父母的志節(jié)、父母的意向,好好落實,代代相傳?!暗堋蓖ā般?,從“心”,從“弟”,即做哥哥的心里有弟弟的存在,知道懂得來照顧弟弟;做弟弟的也要友愛哥哥,尊敬哥哥?!对娊?jīng).邶風》:“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fù)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孝道,指奉養(yǎng)父母所應(yīng)做到的。悌,敬愛哥哥,引申為順從長上。把孝順父母兄長之心轉(zhuǎn)為效忠君主,即“移孝為忠”。
2、《孝經(jīng)》談“孝”?《孝經(jīng)》在唐代被尊為經(jīng)書,南宋以后被列為《十三經(jīng)》之一。在中國自漢代至清代的漫長社會歷史進程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將來”的經(jīng)典,對傳播和維護社會綱常、社會太平起了很大作用。
《孝經(jīng)》以孝為中心,比較集中地闡發(fā)了儒家的倫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規(guī)范,“夫孝,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睍兄赋觯⑹侵T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國君可以用孝治理國家,臣民能夠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祿?!缎⒔?jīng)》在中國倫理思想中,首次將孝親與忠君聯(lián)系起來,認為“忠”是“孝”的發(fā)展和擴大,并把“孝”的社會作用推而廣之,認為“孝悌之至”就能夠“通于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
《孝經(jīng)》開宗明義章第一??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fù)坐,吾語汝?!?br />
“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于事親,忠于事君,終于立身。《大雅》云:‘無念爾祖,聿修厥德?!趺茨懿凰寄钅愕南茸婺兀恳Q述修行先祖的美德?。 保▂ùxiujuédé,釋義:聿,發(fā)語詞,無義。厥,那個,不定的代稱)
天子章第二子曰:“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愛敬盡于事親,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蓋天子之孝也?!陡π獭吩疲弧蝗擞袘c,兆民賴之?!?br />
3、《三字經(jīng)》論“孝”:“首孝弟,次見聞......”“首”,是頭也?!靶ⅰ闭?,孝于親也。“弟”者,弟于長也?!按巍?,是次一等。人生急當首務(wù)者,莫大于孝弟,故人事親事長,必要盡其孝弟。孝弟乃一件大事。其次一等,多見天下之事,以廣其所知,多聞古今之理,以廣其所學(xué)。知十百千萬之數(shù)為某數(shù),識古今圣賢之事為某文也。
研究性學(xué)習:
1、談?wù)勀鷮Α胺蛐⒄?,天下之大?jīng)也”說法的理解。
2、簡述孝的涵義,及古代“舉孝廉”在今天的時代意義。
文本思考:
1、在接觸本文前,你對“孝”與“孝悌”是怎樣認識的?平時關(guān)于孝道方面您做了哪些?
2、從今天起,請寫出您的踐行孝道日記[實踐日志]。
一周一誦
1、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jīng)書不可不讀
2、讀書志在圣賢,非徒科第;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
【第二節(jié)】古?訓(xùn)
《弟子規(guī)》:
[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yè)無變事雖小勿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親有過諫使更怡我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fù)諫號泣隨撻無怨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譯文略]
《千字文》:
[資父事君,曰嚴與敬]:供養(yǎng)父母,侍奉國君,要做到認真、謹慎、恭敬。
[孝當竭力,忠則盡命]:對父母孝,要盡心竭力;對國君忠,要不惜獻出生命。
[臨深履薄,夙興溫清]: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那樣小心謹慎;要早起晚睡,讓父母冬暖夏涼。
[榮業(yè)所基,籍甚無境]:有德能孝是事業(yè)顯耀的基礎(chǔ),這樣的人聲譽盛大,傳揚不已。
[恭唯鞠養(yǎng),豈敢毀傷]:恭蒙父母親生養(yǎng)護,不可有一絲一毫的毀壞損傷。
[孔懷兄弟,同氣連枝]:兄弟之間要非常相愛,因為同受父母血氣,猶如樹枝相連。
《三字經(jīng)》: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東漢人黃香,九歲時就知道孝敬父親,替父親暖被窩。這是每個孝順父母的人都應(yīng)該實行和效仿的。
[此十義,人所同。當師敘,勿違背]:前面提到的十義:父慈、子孝、夫和、妻順、兄友、弟恭、朋信、友義、君敬、臣忠,這是人人都應(yīng)該遵守的,千萬不可違背。
《幼學(xué)瓊林》:
[何謂五倫,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何謂九族,高、曾、祖、考、己身、子、孫、曾、玄]:什么叫五倫?就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什么稱為九族?就是,高祖、曾祖、祖父、父親、自己、兒子、孫子、曾孫、玄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