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韻】一碗沾了名氣的豬腳面(散文) ——第三次陽江海陵島之旅
入住江門,已是晚上十一點多,街道早沒了行人。偶有車輛馳過,速度快的驚人。預定的賓館,大門半合,用力一推,家人魚貫而入。大廳昏暗的燈光,似蒙了一層黃紗。吧臺“妹”見來客,一人起身相迎,一人注視著我等。須臾,辦好了入住手續(xù)。
旦日晨,孩子們還在睡夢中,我們就早早地起床了。大街上少人行,車輛比昨晚入住時多了許多。馬路對面的高樓,江門一中的校舍顯露一角。我們沒橫穿馬路,于停車場旁乘電梯上一高臺。
高臺上是一條短街,街上沒行人。直走幾十米左拐,又是另一番景象。這條街人氣旺,都是些吃早點的。我們也湊過去,蹭熱鬧。這條街與前方一條橫街成“丁”字狀,豎勾一帶餐飲店多。我們選了顧客爆棚的一家,有的坐著吃,也有的站著。我們稍等,見人撤了,四人圍一桌。我和老胡(親家公)要的是瘦肉面,妻與小劉(親家母)要的是現(xiàn)煎的腸粉。
一大碗′瘦肉面,比我黔城的分量多,肉臊子不是黔城炸香了的肉沫,而是薄薄的肉片,看上去肉很新鮮。這里的價格不貴,比黔城的還便宜一元。老胡吃了幾口,覺得索然無味,停箸不吃了。我嘗了嘗,與黔城的比,少了麻辣蔥姜,味道是差了許多。面條,也沒有黔城的勁道口感好。辣椒也不是黔城的擂缽油潑辣子,而是甜面醬。這也許就是江門獨特的風味。我一邊細細品,環(huán)顧四周,老的,少的,年輕的,都吃的津津有味。我想,他們本地人,這絕對是美食。我向來是不挑食的,慢慢享用,覺得清淡也有清淡的味,一大碗被我吃得一根不剩。妻見老胡吃不下,說煎腸粉還味美。小劉夾了老胡碗里的,吃了一些,說她能接受……
我仨吃好了,老胡也在一家水餃店吃好了。孩子們尋了過來,叫他們在這里吃點,他們卻說,要去吃高啟強吃過那家餐館的豬腳面。哦,我終于明白了,前段時間熱播的《狂飆》拍攝地就在江門。孩子們昨晚要入住江門,恐怕為的就是那一口高啟強和安欣吃過的豬腳面。
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只要一部手機在手,哪個角落不能找到?三十幾分鐘,我們就找到了《狂飆》拍攝地。這里是江門的老舊城區(qū),滿眼皆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風貌,讓我瞬間想起了水稻雜交發(fā)源地安江(洪江市老城區(qū))。房屋建筑陳舊低矮,腐蝕斑斑,街道狹窄,電線如蜘蛛網,胡亂拌著?!犊耧j》這部掃黑除惡題材的劇本,反映的就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事,這里的確是一處很好的拍攝地。
老舊小巷,僅能自行車通行。麻石地面,黧黑中露些麻子,潤濕而不規(guī)則。賣雞地一帶,荒涼寂靜,33、34號,陳腐破爛,二樓陽臺長了不少青草,綠油油的。從臺階幾凈,可知里面還住著人。左拐十余步,遠遠地朝余慶里牌坊看了一眼,據(jù)介紹,這里殘存著江門的城市記憶。向右又十幾步拐一角,街道還是很窄,可比之前弄巷寬,能單向行車。房屋,看上去更矮小。一幅橫幅寫著“我在京海很想你”,我笑了,京海不是《狂飆》中虛擬的城市嗎?再左拐十余步,赫然寫著《狂飆》打卡點。打完卡,我們下一陡坡,一牌坊刻“京果街”,已聚不少打卡人。馬路對面,一家永利美食店,赫然在店門口打著《狂飆》強哥吃豬腳面的鏡頭。這里的房屋比賣雞地的房子高,一般是三四層樓,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縣城臨街的標準建筑。房屋外墻臟兮兮的,電線橫七豎八拉著,讓我仿佛真的走進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的時期。這里的街道雖狹,但可以雙向通車。也許是這里成了《狂飆》打卡點,車輛受限,很少有車。
一部《狂飆》影視片,把一個老舊城旅游帶火了。連賣魚玩具的,起個街邊攤名,也要粘粘強哥的喜氣,叫什么強哥魚檔。弄兩張安欣的立體畫像裝裝攤面,孩子們開心地摸來摸去。一幅是安欣身著便衣,握著手槍;一幅是安欣穿著警服的標準照。強哥吃豬腳面正宗餐館叫徐記面館。這爿店門墻上,《狂飆》劇中高啟強和安欣吃豬腳面的畫面,醒目地標注著《狂飆》取景點。門口與他店一樣,支著高啟強的立體畫,額外還添加了戴著墨鏡灑脫的陳書婷。游客少不了要與他們的畫像合影。我伸頭朝店里望,食客還不少,與黔城較有名氣的餐館一樣,桌椅板凳锃亮幾凈,環(huán)境很好。孩子們吃好了出來,我悄聲問女兒,豬腳面好吃么?估計沒影片中強哥吃的香,帶點遺憾說:“還不就是一碗面,幾坨豬腳?!蔽抑溃缘牟⒉婚_心,就提醒她:“這里一碗面,價格是我們今早在‘丁’字街吃的四倍。虛擬世界電影里強哥吃的很香,到了現(xiàn)實中,豬腳面它就是一碗面,這就是真的生活?!?br />
舊廠街市場,連個芝士烤榴蓮,也要在招牌上加個“大嫂愛吃強哥”,啥意思,只能意會不能言傳。仿佛這里的一切,都深深地烙上了《狂飆》的印記。
江門蓬江長堤青年廣場,榕樹一排排的,蒼綠色。一家江門梁家拳武館,在廣告上留下了高啟強的款款深情。館舍門前,一大一小兩個獅子頭,好像是武館的招牌。一對廊柱寫著一幅對聯(lián):左聯(lián)是鑼鼓醒獅舞龍創(chuàng)和諧,右聯(lián)是習武強身健體揚正氣。廣場上的游客,還真不少。道旁停了不少旅游大巴,可見來客都是沖著《狂飆》拍攝地打卡的。
一部電影《狂飆》,能讓一座老舊城市的旅游紅火,可想而知電影藝術的強大魅力。來了江門,你須得知“墟頂”,它是江門發(fā)源地。江門俗語,墟頂就是“江門”,“江門”就是墟頂,所有的“江門”故事都是由此展開的。過去600多年里,城頂老街見證了“江門”這座城市的風雨滄桑和輝煌繁榮,也承載了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明代陳獻章先生曾在《江門墟》里這樣描述過江門:
十步一茅椽,非村非市廛。
行人思店飯,過鳥避墟煙。
日漾紅云島,魚翻黃葉川。
誰為問津者,莫上趁墟船。
可見獻章當時的江門,與今日旅游紅火的江門,是截然兩種不同的境況。午餐后,老胡和女婿因明天周一要上班,下午他們回了廣州。我與妻女繼續(xù)自駕朝陽江海陵島進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