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dāng)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弁山之望(散文)

精品 【流年】弁山之望(散文)


作者:虞臣 童生,566.8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1718發(fā)表時間:2024-04-25 17:25:18

知道弁山的存在,源于一幅名畫,王蒙的《青卞隱居圖》。山在南太湖岸,因山形似弁冠而名,亦因山中住戶卞姓居多,故又名卞山。
   四月中旬,在經(jīng)歷漫長的準備工作后,“元四家”各研究會首次會聚,地點選在湖州,“元四家”之一王蒙的故鄉(xiāng)。關(guān)于元四家,王世貞將趙孟頫排首位,倪瓚排除在外。趙孟頫是元代畫壇劃時代的導(dǎo)師級人物,其主要成就在書法,一般通行的說法遵照董其昌的觀點,趙孟頫讓位倪瓚,且重新排序。
   湖州的湖指太湖,以取名而言,同在太湖邊的蘇州、無錫卻沒沾半點光。真沾光也不好叫啊,湖市、湖北、湖西?亂套了。湖州古稱吳興,這個名稱如今以市轄區(qū)的建制保留下來。弁山便在吳興區(qū)。唐朝詩人陸龜蒙,出身沒落世家,曾當(dāng)過湖州刺史張搏幕僚,其間留下詩句,“更感弁峰顏色好,曉云才散已當(dāng)門”,他曾隨張搏往蘇州,前后不過三年,后隱居松江甫里(今蘇州吳中區(qū)甪直鎮(zhèn)),終生不仕。陸龜蒙乃黃公望先祖,黃公望是陸龜蒙十三世孫。
   我等一行,車到北坡山腳,在一處寺廟門口簡易停車場下車。大隊人馬,在湖州朋友帶領(lǐng)下,沿上山路上行。起初山路平緩,修得很平整,路兩側(cè)遍布高大的楊梅樹,估計為人工種植,高處斜逸的枝條隱天蔽日,枝葉間可見細小的楊梅果。山路隨山勢漸趨陡峭,一下子變成了松樹,絕非高大粗壯的那種,主干細而高,扭扭捏捏,高處分枝,樹冠也不豐。透過稀疏的枝干,兩側(cè)龐大山體遮住視線。左邊路下一條曲曲繞繞的山澗,聞不到水聲,細流隱伏在枯葉與亂石間,在開闊處積水成潭,潭邊長滿竹子。同行幾人忽然駐足,圍著吳永祥手機屏指指點點。
   吳永祥是湖州市文史館館員、吳興區(qū)作協(xié)副主席,對趙孟頫、王蒙等頗有研究,他請大家留意對照《青卞隱居圖》中松樹的特點。畫上虬枝彎干,表皮長著或大或小的斑點,似乎就是照著山路邊松樹的寫生,以細節(jié)表現(xiàn)松樹粗獷自然的美感,極具觀賞性。
   走上半山腰一處休息平臺,已是汗流浹背。這里被人工平整為開闊地,靠山有正在施工的仿古建筑,不是廟宇,是山莊、觀景臺一類的園林建筑。向南仰望,可見青卞主峰云峰頂,“吳興富山水,弁為眾峰尊”,說的便是。眾人有些猶豫,還要走多久?吳永祥說,這要看你們怎么走,最快少說四十分鐘,海拔五百多米呢。啊?相當(dāng)于虞山的兩倍。眾人登頂?shù)臒崆橘繝柋簧斤L(fēng)吹散了,山頂除了大煞風(fēng)景的一排風(fēng)力發(fā)電機,還有什么風(fēng)景?應(yīng)該有,太湖三萬六千頃水面。天氣不錯,似乎能望見對岸,這個高度也可以,并非一覽無遺的那種,山體限制了視角。對岸是蘇州城嗎?哦,是深入湖中的兩個島,東山與西山,直線距離不遠。
   至此,上山步道變成了石階,窄窄地從建筑物山墻邊往山林深處延伸。在石階前看了幾眼,有三五成群的驢友,著沖鋒衣,提登山手杖,蹭蹭蹭越過我們身邊,也有從山上下來的游客,熱氣騰騰,外衣系在腰間。他們都很年輕,有周末結(jié)伴登山的本地游客,有出行路過的外地驢友,也有慕名前來的外地游客。慕的什么名?是顏正卿、趙孟頫、陸龜蒙的詩文,還是王蒙的《青卞隱居圖》?
   《青卞隱居圖》創(chuàng)作于1366年,是王蒙最具代表性畫作,也是其晚期繪畫藝術(shù)成熟的代表作。該圖為紙本設(shè)色,縱式大立軸,在狹長的畫幅中以高遠法構(gòu)圖,山腳峰頂,畫面最下方畫潭水,山石矗立水中,給人濕潤之感。叢樹幾棵,枝葉將畫面下方空間填得結(jié)結(jié)實實。水潭右側(cè),一老者持手杖從潭邊離開。老者身邊,一條溪流從山中流淌下來,溪水匯合到下方溪潭,表現(xiàn)流水的線條比較粗,寓水流很急。
   山體中間,是整幅畫最為繁密最精彩的部分。左側(cè)為山中水潭,由水汽、云氣、雨水匯合成,林木環(huán)繞,如同山中仙境。水潭右上側(cè)有一清晰可見的山溪,連接山巔瀑流和山腳溪流。山溪與水潭之間,幾間茅舍掩映在林木之中。窗口內(nèi),一人獨坐案旁,似作讀書寫字。正是這文化人的姿態(tài)表現(xiàn)“隱居”這一主題,如果畫中人在喝酒,或在戶外種菜、劈柴、打掃場院,與普通山民無異。這個人是誰?當(dāng)然是趙麟,畫作題款“至正廿六年四月黃鶴山人王叔明畫青卞隱居圖”,說明其時表兄趙麟在此隱居,而王蒙是客。說他自己是畫中人也未嘗不可,王蒙所處年代,不同于宋代山水畫中建筑的宗教意味,畫家更熱衷于表現(xiàn)隱居理想,與特定的時代背景息息相關(guān)。
   畫作描繪是弁山景致,山體、山勢,松木、溪澗、山道等元素,弁山無一不具,而畫作更集中表現(xiàn)在一方狹窄的視角。畫作頂端,一個令人生威的龐大山體,扭動的山巒彼此交錯,這樣的山在現(xiàn)實中顯得很不合理。不合理之處還表現(xiàn)在整個構(gòu)圖,自下而上呈之字形取勢布局,線條扭曲,氣勢駭人,似乎有一種力量在山體里躁動。這固然由王蒙繁密的畫風(fēng)與不求形式穩(wěn)定的個性所決定,有沒有其它因素在里邊?這得從元帝國說起。
   1206年鐵木真建立大蒙古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大元,1279年崖山海戰(zhàn)滅南宋,成為第一個由少數(shù)民族在中原建立的帝國。蒙古族起源于北部高原,因氣候寒冷,為了爭奪生存的空間,大規(guī)模東征西伐,主要目標是攻城掠地、搶劫財富和人口,治理江山卻不行,不過97年便江山易主。其間,皇位繼承紊亂,政變頻繁,漢化遲滯,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日益加劇。為了招攬人才,忽必烈重用了一些漢族讀書人,如劉秉忠、趙孟頫等,總體上漢臣地位不高。其間一批漢族文人士大夫采取了不合作的態(tài)度,用消極避世來宣誓自己對朝廷的抵制。
   深山中“林隱”,江湖之畔“漁隱”,構(gòu)成了中國隱士文化的兩大形態(tài)。元四家中倪瓚、吳鎮(zhèn)皆有才華,但終身不仕。吳鎮(zhèn)一生閉門隱居,閑時放情于山水,畫作多以漁夫隱逸生活為題材,表達樂在風(fēng)波、隱遁避世的態(tài)度。倪瓚原為無錫富豪,性好潔而迂癖,在社會動蕩的元末賣去田廬,散盡家財,浪跡于五湖三泖之間,寄居村舍、寺觀。姑且稱這兩位為“漁隱”,王蒙和黃公望則為“林隱”。相比之下,王蒙的隱,遠無倪瓚、吳鎮(zhèn)隱得徹底。倪瓚不僅自己不入仕,還多次奉勸王蒙不要做官。黃公望和王蒙在入仕的態(tài)度上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渴望做官,卻深受官場排擠。黃公望年輕時在徐琰手下當(dāng)掾吏,因穿著道袍去上班遭徐琰呵斥,憤而辭職,他過于率性,不適合官場。二十年后,人到中年的黃公望依然心存幻想,再入錢塘,在張閭手下當(dāng)書吏,這時候他成熟多了,敬職秉公,勤勉踏實,公文寫得好,公務(wù)處理好,卻受張閭牽連入牢獄,遂徹底放下入仕的念想,轉(zhuǎn)而致力于繪畫藝術(shù)。而王蒙,一生都在入仕與隱居間徘徊、猶豫、矛盾,他似乎對官場有一種特殊的迷戀,所以其作品中表現(xiàn)出來的“隱居”思想也是糾結(jié)而躊躇,這種糾結(jié)伴隨他的一生。
   王蒙的外祖父趙孟頫,是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不折不扣的皇孫貴胄,南宋末年當(dāng)過真州司戶參軍。宋亡后隱居不仕,屢次辟名,拒絕入仕,從這一點看是有些骨氣的。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忽必烈遣侍御史程鉅夫搜房江南遺逸,得二十余人,趙孟頫排在首位,被單獨召見,遂重用之。這一場景在趙孟頫紀念館以仿真蠟像呈現(xiàn),忽必烈見趙孟頫神采飛揚,如神仙中人。另一面,忽必烈恩威并用,以其身家性命要挾。趙孟頫畢竟作為貳臣,當(dāng)時受到前所未有的非議,卻有諸多無奈。趙孟頫在任時做過很多好事,例如,修改刑法中死刑犯的量刑標準;在查辦江南各行省執(zhí)行鈔法不力之罪中表現(xiàn)出極度寬容;在大都地震后,奏請世祖大赦天下,免除賦稅,消弭天災(zāi)。趙孟頫這官做得不踏實,不只因為受人詬病,亦有內(nèi)心的糾結(jié)。是故盡管深受寵遇,依然保持清醒頭腦,要求到地方任職,遠離政治中心,任上多次告假還鄉(xiāng),晚年主動隱退,借病乞歸。
   作為元四家最年輕的王蒙,由于受到家族影響,且未經(jīng)歷宋元改朝換代的動亂,故而對入仕并不排斥,甚至用心良苦,元朝曾在張士誠手下當(dāng)幕僚。王蒙在政治上是亟想有所作為的志士,說其野心勃勃也不為過,只是終究缺乏政治才能,且生不逢時,恰好趕上元末政治動亂,迫使其不得不隱于黃鶴山中。1368年,朱元璋滅元建立大明王朝。這一年,元四家中最年輕的王蒙剛剛進入花甲之年,依舊處于藝術(shù)生命中的黃金時代,他卻選擇入仕,洪武初年(1368)出任泰安知州,然終究沒有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反倒受胡惟庸案牽連于1385年死于明王朝監(jiān)獄。
   趙孟頫與王蒙,祖孫兩人都是生不逢時,在入仕出仕之間,既相似,又相左。趙孟頫是官做得不踏實,做官時尋找機會退隱,而王蒙是隱居得不踏實,在隱居時尋求機會出山。
   不妨通過作品,走進王蒙的山水世界。王蒙的山,不是真實世界的山,更多表現(xiàn)夢幻色彩。王蒙出身于“繪畫世家”,幼時在繪畫上直接承襲外公趙孟頫,但就繪畫風(fēng)格與趙孟頫關(guān)系不大,且趙孟頫并不以山水畫見長,特別是他最具代表性的繁密繪畫特性與趙孟頫迥異。在“元四家”之中,倪瓚的“簡”與王蒙的“繁”形成強烈的反差,而黃公望與吳鎮(zhèn)介于兩者之間。繪畫語言及繪畫風(fēng)格的成型,是個人經(jīng)歷、秉性、審美、三觀等綜合因素的外在呈現(xiàn)。倪瓚的畫,聊聊數(shù)筆,逸氣橫生,大段大段的留白,說明其淡然于世,孤寂無欲。王蒙《青卞隱居圖》寓躲在山林中不為人知,表現(xiàn)的是隱士思想。其“繁線密點”技法,賦予了其山水變形的扭曲緊張的形態(tài),是其矛盾的隱士思想圖像式的呈現(xiàn)。他放不下在政治上有所作為的決心,隱只是為了等待時機,糾結(jié)矛盾的心緒猶如繁線密點纏繞著內(nèi)心,塞滿了精神世界。
   王蒙創(chuàng)造了屬于自己的“繁密山水”,中國畫筆法中的卷云皴、披麻皴、解索皴、牛毛皴等為王蒙獨創(chuàng),對后世也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倪瓚毫不吝嗇贊美:王侯筆力能扛鼎,五百年在無此君。董其昌認為其為“天下第一山水”。明代沈周、清代石濤,在山水表現(xiàn)上直接取法王蒙。
   說隱居,很自然想起湖州歷史上另外一位人物,唐代詩人張志和。
   張志和少年聰慧,十六歲明經(jīng)入第,平步青云,曾官至正三品,后因事獲罪,被貶為南浦縣尉。在母親與妻子相繼離世后,有感于官場沉浮、人生無常,遂棄官丟家,浪跡江湖。唐肅宗曾賜其奴、婢各一,張志和遂攜奴婢隱居于湖州西邊的苕溪、霅溪一帶,扁舟垂綸,漁樵為樂。大歷九年(774年)冬天,因時任湖州刺史的舊友顏正卿邀請,去湖州城里拜會顏正卿并小住,后兩人前往平望游鶯脰湖,酒后不慎落水身亡。
   早前的詞牌與內(nèi)容有關(guān),后來逐漸演變?yōu)楦袷椒??!皾O歌子”又名“漁父樂”,為唐教坊曲,以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為正體。張志和以漁歌子調(diào)所撰五首,“西塞山前白鷺飛”最有名,并入選語文教材。西塞山的歸屬頗有爭議,有人說桃花、鱖魚、白鷺等元素不足于指向湖州,教參注釋,一說在浙江湖州,一說在湖北黃石。大抵沒有通讀全五首“漁歌子”,才有這么奇怪的疑問。比如“漁歌子”其三:“霅溪灣里釣漁翁,舴艋為家西復(fù)東。江上雪,浦邊風(fēng),笑著荷衣不嘆窮。”霅溪,一般認為是東苕溪?!皾O歌子”其四,起首為“松江蟹舍主人歡,菰飯莼羹亦共餐”,松江,在湖州東。菰,即茭白。莼菜不用解釋了,為江南水八仙之一。
   張志和的隱居,不在形式,而在其內(nèi)心。倒不是足不出戶,與世隔絕,他與外面的世界保持聯(lián)系,經(jīng)常去與西塞山相鄰的杼山,與顏正卿、陸羽,喝酒喝茶,聊天賦詩。他是隱在內(nèi)心,徹徹底底、死心塌地,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張志和乃真正的解脫者,不執(zhí)有也不執(zhí)無,“醉宿漁舟不覺寒”“樂在風(fēng)波不用仙”,瀟瀟灑灑,自在逍遙。
   顏真卿看張志和的船破舊漏水,想幫他換一條船。張志和說:“希望有能夠漂游的住所,來往于苕、霅之間?!逼渌?,似乎答非所問,其實很有禪意。張志和在西塞山隱居的第二年,結(jié)識了同樣在苕溪隱居的茶圣陸羽,及杼上隱居的詩僧皎然,并開始撰寫《玄真子》一書。陸羽問他,你和什么人往來?答曰:“我以太虛為室,明月為燈燭,與四海兄弟共處一室,不曾分離,何談往來呢?”
   常言,大隱隱于市,小隱隱于野。隱不在于“身隱”,而在于“心隱”。王蒙想著逃離現(xiàn)實又舍不得喧囂中的繁華,拿不起,又放不下,注定是個悲劇性人物。王蒙的離場,標志著元末隱士文化的終結(jié),同時也宣告以描繪隱士精神世界為核心的江南文人山水傳統(tǒng)的終結(jié)。
   下得山來,便是太湖南岸。太湖岸線綿長,水面開闊浩淼。寬闊濱江堤岸向兩端延伸,東一直到東太湖,西往長興方向。隔著堤岸是一條內(nèi)河,設(shè)水閘與太湖相通,里邊居然有一個古村落。村子背靠弁山,面向太湖,小橋、老街、古木、舊舍,一切靜謐安詳。先前的小漁村正逐步改造為農(nóng)家樂,世外桃源般的意境即將被打破,估計下次去沒這般寧靜了。遠處,成群白鷗從湖面輕輕掠過,偶有幾只穿越堤岸,光顧這個小村子。
   草木無心自榮發(fā),而鳥獸,也會貪戀人間繁華。

共 5004 字 2 頁 首頁12
轉(zhuǎn)到
【編者按】都說文如其人,畫也如此。作者以趙孟頫的簡與王蒙的繁來解析隱士的真與偽,猶如辯識文人的真與假。其實,為文者,沒有真假,無論文人的風(fēng)骨如何,有才華能作文者皆文人也。此篇散文就是以王蒙的《青卞隱居圖》為引,看似出游弁山,實則借題發(fā)揮,以王蒙的畫風(fēng)解析其人。王蒙名為隱士,但與趙麟、倪瓚、吳鎮(zhèn)、張志和等不同,在作者的筆下,王蒙的畫繁復(fù)縱橫,畫中的山水更具夢幻色彩,其中深藏的,是作畫者隱在其中、蓄勢待發(fā)的“野心”,所以,王蒙的命運,是由自己的心造成。而他獨特的畫風(fēng),“對后世也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倪瓚毫不吝嗇贊美:王侯筆力能扛鼎,五百年在無此君。董其昌認為其為‘天下第一山水’。明代沈周、清代石濤,在山水表現(xiàn)上直接取法王蒙”。散文細節(jié)描寫入神,尤其對《青卞隱居圖》的描寫,讀完如看了整幅畫,畫中的“卷云皴、披麻皴、解索皴、牛毛皴”如粼粼波光,照亮此篇散文的主旨。佳作,流年欣賞并傾情推薦?!揪庉嫞号R風(fēng)聽雪】【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404260007】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臨風(fēng)聽雪        2024-04-25 17:30:48
  讀老師的文章,能學(xué)到好多知識,尤其老師對國畫的描寫及對畫作者本人的解析,讀后受益匪淺。
   感謝老師把這么好的作品投稿流年,期待更多精彩分享,祝創(chuàng)作愉快!
雪,本是人間清冷客
2 樓        文友:紛飛的雪        2024-04-26 21:12:18
  品文品人、傾聽傾訴,流動的日子多一絲牽掛和思念。
   靈魂對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時光變得更豐盈和飽滿。
   善待別人的文字,用心品讀,認真品評,是品格和品位的彰顯!
   我們用真誠和溫暖編織起快樂舒心、優(yōu)雅美麗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學(xué)社團精華典藏!
   感謝賜稿流年,期待再次來稿,順祝創(chuàng)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2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